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紧密交织的当下,荷兰近期对安世半导体的强硬举措,无疑是故意挑起事端。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发布部长令,如一道紧箍咒,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在未来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以及人员进行任何调整。这一纸命令,粗暴地剥夺了安世半导体正常经营的自主权,让其在技术布局、产能调配等核心战略上陷入寸步难行的困境。
![]()
安世半导体
紧接着,10月1日,安世半导体内部的三名外籍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德国籍联合首席财务官、德国籍首席运营官,迅速向荷兰企业法庭申请紧急措施。法庭在极短时间内做出裁决,暂停了中国籍执行董事长与CEO张学政的职权,并将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裕成控股持有的99%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10月7日的庭审进一步加码,不仅延续了这些措施,还新增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彻底改写了安世半导体的权力格局。
![]()
张学政
荷兰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治理缺陷”的“急迫信号”,“对荷兰及欧洲本土关键技术知识与能力的连续性和保障构成了威胁”。但这一说法犹如空中楼阁,缺乏有力事实支撑。毕竟,安世半导体在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经营成绩亮眼,近五年来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在当地雇佣数千名员工,在汽车、工业、能源等关键行业提供不可或缺的成熟制程芯片。其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排名第三,2024年营收达到147亿元,客户涵盖博世、西门子、特斯拉等国际行业巨头,已然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尤其是汽车芯片领域的中流砥柱。如今荷兰以这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动用冷战时期颁布的《物资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下手,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免引人深思。
![]()
半导体产业
安世半导体:已是欧洲汽车产业的“心脏起搏器”
在欧洲汽车产业的庞大体系中,安世半导体宛如一颗不可或缺的关键齿轮,深深嵌入汽车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保障汽车制造正常运转的“心脏起搏器”。它作为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厂商,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产品组合丰富多样,涵盖了MOSFET、晶体管以及模拟与逻辑IC等核心产品,这些芯片就像汽车的神经脉络和动力源泉,广泛分布于汽车的各个关键系统。
![]()
欧洲汽车产业
欧洲车企拉响警报:断供危机迫在眉睫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10月16日的声明中,将荷兰没收安世半导体引发的芯片危机,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据其透露,10月10日,众多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收到安世半导体的紧急通知,由于一系列变故,安世半导体已无法保证向汽车供应链交付芯片。这一消息,瞬间让欧洲汽车产业如临大敌。
当下,欧洲众多车企的芯片库存已亮起红灯,处于岌岌可危的低位。以宝马为例,其原本储备的安世半导体芯片仅能维持几周的正常生产,如今随着供应中断风险加剧,这些库存犹如杯水车薪,随时可能消耗殆尽。一旦芯片彻底断供,宝马的生产线将面临停摆,从车身组装到内饰安装,各个环节都将因为缺少关键芯片而陷入停滞。同样,大众汽车也深陷困境,其在欧洲的多个生产基地,如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工厂、捷克布拉迪斯拉发工厂等,都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这些工厂每天需要消耗大量芯片用于生产汽车的各种零部件,如果芯片供应中断,这些工厂的生产节奏将被完全打乱,大量工人将面临停工,生产计划不得不被迫调整,新车交付时间也将大幅延迟。
![]()
欧洲车企
欧洲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们也在这场危机中叫苦不迭。博世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生产的汽车电子系统、制动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欧洲各大车企。而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是博世这些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今,博世因安世芯片供应不稳定,已经开始限制部分零部件的生产规模,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营收,也间接导致下游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出现缺口。大陆集团同样深受其害,该公司在汽车传感器、轮胎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生产的许多产品都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信号传输。随着芯片供应危机的持续,大陆集团不得不重新评估生产计划,甚至考虑寻找新的芯片供应商,但这一过程不仅耗时漫长,还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和技术适配难题。
![]()
博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在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危机的冲击下,随时可能崩塌。从上游的芯片制造,到中游的零部件生产,再到下游的整车组装,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荷兰的贸然行动,无疑是在这座大厦的根基上狠狠踹了一脚,让欧洲汽车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寻求破局之道
在这场因荷兰没收安世半导体而引发的芯片供应危机中,整个欧洲汽车产业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被卷入漩涡中心,各方急切渴望找到破局之法。
![]()
车企半导体
对中方而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是坚定不移的立场。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时,明确敦促荷方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这一要求有着坚实的依据,荷兰单方面动用行政和司法手段,剥夺中国企业对安世半导体的合法控制权,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平竞争精神,践踏了国际经贸规则。中方要求荷兰纠正错误行为,撤销相关指令,是正当合理的诉求,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
从欧洲内部来看,各国态度的分化为问题解决带来了复杂因素。德国作为汽车产业强国,对荷兰的行为极为不满,已开始考虑单独与中国接触。德国经济部泄露的备忘录显示,欧盟委员会正启动《欧洲芯片法案》危机条款,试图集中成员国仓库里的安世同型号芯片,优先供给整车厂,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国等国在观望中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这表明欧洲内部在对待安世半导体问题上,虽然存在分歧,但也有寻求共识、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
![]()
汽车芯片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供应链协作的当下,安世半导体危机的解决,需要各方展现诚意,回归理性。荷兰应摒弃地缘政治的干扰,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撤销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措施,恢复安世半导体的正常运营。中方则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上,保持开放的对话态度,与各方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欧洲各国应加强内部协调,形成统一立场,推动荷兰与中方通过协商化解矛盾。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打破僵局,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避免欧洲汽车产业乃至全球经济遭受更大的冲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