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0日)凌晨,社交平台上突然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一架从迪拜飞往香港的航班,在香港国际机场降落时疑似偏离跑道,随后部分机身坠入海面。现场画面流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
多名目击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传了事故照片,从画面上可见现场异常惨烈—货机断裂严重,部分残骸漂浮在海上。
![]()
令人痛心的是,飞机在偏出跑道时直接撞击了地勤车辆,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
据现场人员描述,事故发生时伴随着巨大爆炸声与冲击波,现场一度陷入混乱。
不久后,香港媒体证实了此消息,更多事故细节陆续披露。
波音747货机坠入海面 救援行动全面展开
根据最新报道,事发于今日(10月20日)凌晨约3时53分。
一架由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DWC)起飞、计划降落香港国际机场北跑道07L的货运航班 EK9788,在降落滑行过程中突然失控。
![]()
这架货机由土耳其ACT Airlines(Air ACT)运营,机型为波音747-481(BDSF),注册编号为TC-ACF。根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的记录,飞机在滑行至跑道中段时突然左偏,随后冲出跑道边缘。
最新的空拍画面显示,机身一半停留在岸边,另一半坠入海中。货机机头撞上岩石后断裂,机尾残缺不见踪影,机舱部分漂浮在海面上,画面触目惊心。
![]()
事发后,香港特区政府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机制。
据悉,这是中国香港27年来最严重的事故:
![]()
消防、飞行服务队及海事救援船只迅速赶抵现场。直升机在跑道上空盘旋监测,数艘消防船在海上展开搜救。北大屿山医院也第一时间派出医护团队前往灭火轮码头,支援紧急医疗工作。
![]()
经初步通报,机上四名机组人员均安全撤离,仅受轻伤。然而不幸的是,货机冲出跑道后撞上一辆地勤服务车辆,造成两名工作人员坠入海中。
救援人员随后打捞起两人,其中一名40岁司机送往北大屿山医院后不治,另一名30岁乘客当场死亡。
![]()
目前,香港民航处及机场管理局尚未发布官方通报,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事故发生后,北跑道被全面关闭。紧随EK9788后准备降落的一架国泰航空CX851客机被迫复飞,改由南跑道安全降落。
一年内再现跑道安全隐患 事故成因仍待查明?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香港国际机场近期首次发生跑道安全事故。仅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8日上午,一架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香港的香港快运UO235航班,在降落时同样疑似偏离跑道并滑入草坪,起落架一度冒烟。
当时警方于上午10时46分接获报案,所幸机上无人受伤。该事件已引发业内对香港北跑道安全的广泛关注。
如今,EK9788事故再次发生在同一条跑道上,且导致地面人员伤亡,令人对跑道运行安全再度敲响警钟。
截至发稿时,香港民航处与机场管理局均表示,将会联合展开详细调查,包括机械故障、气象条件、操作失误及系统响应等多方面因素。
“愿逝者安息,盼真相早日揭晓”
随着救援行动仍在继续,北跑道的航班运行暂时受限,机场正加紧恢复秩序。
民航专家指出,货机因体积庞大、重量巨大,一旦在降落阶段失控,其制动系统与操控反应的容错空间极小,这也是为何事故往往后果严重。
这起悲剧不仅夺走了两名地勤人员的生命,也为香港航空业安全管理再次敲响警钟。事故的原因或许尚需时间查明,但每一次意外,都提醒着人们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生命的逝去令人痛惜。
愿罹难者安息,也希望真相早日水落石出,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与此同时,就在这两天,还有一起空中事故刷屏...
10月18日中午,据多家媒体报道,杭州飞往韩国的国航航班上,行李架突然着火,航班紧急备降上海浦东。
另据报道,该航班乘客称,航班起飞时间为18日9时许,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砰的一声,就看到前面行李架火冒出来了,整个客舱都是烟。”

搭乘该趟航班的乘客舒先生表示,“我坐在飞机靠尾部的位置,航班应该已经飞了差不多一半路程了,当时乘务员正在空中发小食品和面包,我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就看到中部靠前的行李架火冒出来了。当时,整个客舱都是烟,乘务员们反应很快,拿水、灭火器去扑灭,其间也有乘客接力帮忙。后来火被灭了,但那一排的行李架都被熏黑了。”
当天中午12时39分,中国国际航空发布情况通报:
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手提行李内锂电池自燃,机组按程序立即处置,未出现人员受伤。为确保飞行安全,飞机已备降上海浦东机场。国航已调配飞机继续执行该航班任务。
锂电池自燃的核心机制是热失控(thermal runaway)。
当电池内部发生短路、过热或机械损伤时,化学反应会迅速释放热量,并可能产生火焰、烟雾和有毒气体。
一旦热失控启动,传统灭火器难以完全扑灭,电池可能反复复燃。
因锂电池在飞机上自燃起火导致的险情今年就曾多次发生。
8月28日,MF8086大连-南京航班在地面登机阶段,一名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突然出现冒烟情况。机组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在30秒内确保现场安全可控。
6月13日,上海航空FM9449航班在飞行过程中,有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冒烟,该航班机组人员迅速介入处置,旅客使用矿泉水接力协助扑救。
5月31日,CZ6850杭州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一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充电宝出现冒烟情况,乘务组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机组立即返航,航班于起飞15分钟后安全降落。
安全的核心,不在于消除风险,而在于提前防范与快速应对。
对于每位旅客来说,遵守携带锂电池规定、确保设备关闭和端子绝缘,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保护;
对航空公司而言,不断改进灭火手段、强化机组训练,是确保低概率事件不酿成灾难的最后防线。
最后,希望再无此类事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