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堂赴港递表,增长困境与家族集权待解】近日,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这家起步于辽宁辽阳、总部在上海的老牌国货美妆企业,创立于2001年,创始人郑春颖曾是公务员,后下海创建伽蓝集团。 成立24年来,自然堂见证了国货化妆品兴衰与复兴。以2024年零售额计,它是国内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核心品牌连续12年位居国货前两名,但近年营收、净利增长放缓。 招股书显示,2022 - 2024年,自然堂收入分别为42.92亿、44.42亿和46.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亿、3.02亿和1.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24.48亿元,同比增6.4%,净利润1.91亿元,同比略升。 2022 - 2024年,其营收三年复合增速仅3.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6%。且九成营收依赖“自然堂”品牌,其他四个品牌市场影响力有限。 自然堂毛利率维持高位,但净利润波动大,净利率在3.2% - 7.8%间,低于同行。原因之一是营销成本高,2022 - 2024年,营销费用是研发投入的21.55倍。 2022 - 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营销费用占营收比例多在55%以上,研发费用占比低且呈下降趋势,研发强度低于同行。 行业从“渠道红利”转向“科研护肤”,自然堂线上收入占比上升,但线下渠道仍在扩张。截至2025年6月底,线下零售终端超6.27万个,三年新增超2万个。 同时,其自然堂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剧烈,2022年净流出2.95亿元,2023年转正,2024年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回升。 自然堂是家族企业,郑氏家族四人合计持有87.82%投票权。2024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家族仍保持绝对主导。 截至递表日,公司未披露股息政策和派息记录,募资用于强化DTC渠道等。CFO李灼光7月加入,三个月后推动递表。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国货品牌份额提升,但市场集中度仍较分散。自然堂营收居行业第七,利润率低、增速慢,面临双向挤压。 此外,自然堂品牌建设依赖明星代言,曾因代言人问题推迟活动,消费者投诉也揭示潜在隐患,期待其向“产品驱动”转型。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和讯财经,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和讯财经”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