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那一场轰动全网的“小米汽车和极氪”碰撞测试视频吗?
10月21日,《南方周末》采访了当时参与测试的一些工作人员,揭开了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细节。
做碰撞测试的是一个汽车博主“原来是翔翔啊”(真名:高若翔),这个博主在b站算是一个头部主播,他有着百万粉丝,而且他做的都是一些长视频。
汽车博主本想借着这个碰撞测试视频让自己火一把,让自己涨粉,从而能够达到更多的变相,但没想到这个测试视频出来以后,他反而受到了网友的质疑,被小米公司给起诉了,甚至是被以损害商品声誉的刑事罪名被提起公诉。
![]()
因为那时候小米苏七刚上市,非常的火爆,很多的网友都让他去做一个测试,而这位汽车博主也发了一个预告视频,说我这条视频如果能达到10万的点赞量,我就来做这一场测试。没想到这条预告视频很快就达到了10w+以上的点赞量,所以汽车博主“我是翔翔啊”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一场测试。
但该博主的工作室毕竟也是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机构,当初是从懂车帝出来的,然后总共4人成立了这样一个工作室。一切都是为了钱,看到那些汽车博主这么赚钱,所以也就心痒痒的,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准备来大干一番。成立的工作室,那总要有流量,总要有粉丝,为了涨粉,为了流量,必须要做一些真实的测试视频,于是就选取了这两个当时比较火的品牌,因为这样会更有关注。
一家小工作室刚成立不久,帐上也就百来万的资金,如果想去正规的实验室做测试,场地费不会少于六七十万,可能由于这些考虑,所以选择了一个非标的场地测试,非标的场地测试的费用只要三四万就够了。
![]()
正因为是非标的测试场地,还有团队人员也都是不专业的人,改装师傅是没有注册的一个修理工,因为要把车辆改成无人驾驶。剪辑的员工是一名制作动画出身的小伙子对于车辆的知识根本没什么概念,制片人也就是一名普通人,非专业汽车行业出身,没有专业知识,所有的这些叠加导致了这样的一场不严谨的测试。
![]()
2024年8月13日,说车博主“原来是翔翔啊”发布了一段则《当小米SU7撞上一辆极氪007》的视频,结果小米SU7遭遇了小电瓶断电、自动紧急呼叫(eCall)未见工作、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同时也说了另一辆测试车却没有这些问题。
![]()
博主在视频中分析,小米汽车之所以出现车门打不开是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没有紧急呼叫是因为小电瓶断电导致,还说电瓶是放在车体右前方,碰撞后小电瓶被撞坏了。
但是这段视频在网上传播以后,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很多细心的网友都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猫腻,有的网友发现有的画面有小电瓶,有的画面又没有小电瓶,有的画面小电瓶是完好的,有的画面又有缺损的。
![]()
该博主在视频中分析,小米之所以会出现门打不开、呼叫功能不正常,是因为要开展这两项工作,必须要小电瓶供电,一旦断电,这两个功能就会失效。
该博主还解释称,因为小电瓶是放在车体右前方。两车进行碰撞测试后,小电瓶被撞坏了。
![]()
网友们不买账,网友们质疑说车博主可能偷摘,偷换了小电瓶再进行拍摄,故意营造。小米汽车碰撞后没有电的情况。
该汽车博主在评论区回应小电瓶正极线是在现场被撞掉的。
![]()
然而,在当天,针对网友的疑问。该说车博主又上线了一期道歉视频。
这道歉是向网友和小米道歉的。说车博主称小电瓶标签被破损,是被碰撞后一些残片覆盖所致,标签本身没有损毁。而且小电瓶电极线的脱落很可能是改装师傅没有拧紧所致,不能确定,是不是因为碰撞导致掉落的。
![]()
原来,碰撞车辆都是经过改装的,装的时候就是从两辆车的小电瓶上取电,接入小电瓶,然后拧紧电极帽。但事后团队无法确认碰撞后电子线的脱落是因为碰撞冲击太大导致还是电极帽没有拧紧导致。
![]()
网友该质疑小电瓶是公司剪辑补拍的,公司的剪辑说在现场真没留意电瓶,也没人跟他说,下意识就认为小电瓶就是碰撞的,补拍做的特写。
而这一名剪辑工作人员,他是动画出身的。记者跟他沟通的时候,他还在讲述事情的逻辑,调度观众的兴趣为主。对车辆信息并不敏感。
![]()
原来,小电瓶是被叉车碾压到了,所以又损毁了,这样的工作环境确实不够严谨,这也是直接损坏了测试过程中的直接结果,说车博主却还浑然不知,还在视频中说小电瓶是被撞坏的,这样的说法确实不负责任。
虽然后期重新发视频解释,但身为两个品牌的影象,这样不负责任的测试和不负责任的点评是极大的不负责任。如果道歉有用,需要法律干嘛?如果没有能力做测试,那就不要趟浑水,免得误导网民。
![]()
至于紧急呼叫这个功能小米汽车说当时就已经给车主打了5个电话。
但说车博主说没有听到车内紧急呼叫的声音,在视频中也没有听到这个声音。
不过该公司的工程师称,因为当时在工作时的间,手机调到了静音,所以没有听到。说车博主以为是诈骗电话就没有接。
![]()
当时车里的移动摄像GoPor有装过,但因为按错了键,根本没有开,导致没有证据提供。移动摄像就是用来收录车舱内的画面和声音的。
![]()
该公司的运营说,这么多的巧合都在一起,这么多的buff叠满,只能说是草台班子惹的祸。
该公司的运营还是挺实在的,承认了自己所造团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这也就是急功近利的结果,想赚快钱想疯了,所以就想办法去博流量,但舍不得请专业人员,舍不得花高价使用标准实验室去做实验。
![]()
难怪小米说已经抓到了黑公关,原来说的就是他们。
最后,小米提起了民事诉讼,请法院判令说车博主赔偿500万元损失,连续30日登致歉声明。
三个月后,又向干干机关报案,认为说车博主恶意抹黑小米汽车,涉嫌损害小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说车博主也被逮捕。
![]()
![]()
2024年小米苏七和极客007的这场测试,总结以下几点
1、非标场地,最多看个热闹,为何在非标场地测试,实验室需要六七十万,非标只要三四万
2、自媒体博主相关人员不专业,视频剪辑是做动画出身,对汽车知识和常人一样,改装人员没有正式注册修理工,制片人非专业汽车人员,就是普通人,没有专业知识
3、小电瓶是被铲车碾压坏的,而不是在碰撞过程中损坏。
4、汽车博主却称小电瓶是在碰撞时损毁。
5、该自媒体相关人员自称是草台班子,就是为了流量
6、后台回拨电话5次,相关人员手机静音、以为骚扰电话未接电话
7、碰撞时车内安装摄像头没起到作用,因为安装错了。
![]()
这个草台班子是真的非常的不专业,也是非常的不严谨,这样的测试简直是太不专业了。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些说车博主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表面上说起来一套套的,但其实真不是,但因为惩罚代代价太小,构不成威慑力,大不了就是道歉,不痛不痒,所以为了利益而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同时赚到了财富。
所以大家在选购车子的时候,不要听他们的说法去影响自己的判断力,每个人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自己选购的几个品牌里面去试乘试驾,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相信别人的站台。
熙熙攘攘,一切皆为利往,说车博主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他们从哪里赚钱?要不就拿广告费,要不就是拿站台费,包括数码博主也是一样的道理。
信息来源:《南方周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