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进城!中心城市迎来发展新机遇
16个城市拥有6个以上高铁站,意味着什么?
高铁站建设热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高铁站不只是车站,更是城市发展引擎
高铁站建设如何改变中国城市格局
![]()
一座座新高铁站拔地而起,不仅重塑着交通版图,也在重新定义城市的发展方向。
当前,郑州正规划建设其第六座铁路客运站——东部新城站。这将成为继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航空港站以及正在建设的郑州南站之后,郑州市的又一座重要客运站。
若将所有可搭乘G/D字头列车的车站称为“高铁站”,郑州即将拥有六座高铁站。从全国范围看,像郑州这样拥有多座高铁站的城市并不少见。
近年来,多个经济强市都在积极推进新高铁站的建设。除了郑州,南京正在建设规模达16台30线的南京北站,预计2026年建成,将承担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等线路的始发终到功能。
上海也在加紧建设上海东站,预计2027年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内仅次于虹桥的第二大高铁站。深圳正在建设西丽高铁站,规模为13台25线,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最大的高铁站。
据不完全统计,4个直辖市及27个省会城市中,16个城市拥有6个及以上高铁站,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沈阳、广州、合肥、南京、杭州、贵阳、哈尔滨、南宁、福州、济南、武汉和成都12个省会城市。
![]()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铁建设正呈现出“进城”新趋势。2024年8月,广湛高铁的佛山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是佛山首个位于中心城区核心地段的高铁站,为佛山实现“高铁进中心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广湛高铁另一端,粤西方向的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采用盾构隧道的形式穿越湛江湾,将高铁引入湛江城区。“高铁进城”作为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正逐步改变着大湾区的交通格局和发展模式。
通过高铁串联,中心城区将实现“点对点”互达。广湛高铁开通后,将实现广州市中心至湛江市中心1.5小时,从广州市中心到佛山市中心仅需15分钟的通勤时间。高铁进城,让城市间越走越近。
大城市布局多个高铁站,既源于分流客源的需要,也源于其成为网络枢纽后,需建设面向不同线路的车站来承接多条线路运力的发展需求。中国铁设丰台站改建工程总工程师陈世和曾在采访中表示,若超大型城市仅设一座高铁站,会导致旅客高度集中,既不利于旅客快速疏散,也难以建成规模足够大的枢纽站来满足运输需求。
![]()
以上海为例,其多个高铁站已形成明确分工:上海南站主要办理沪苏湖、沪杭高铁列车;上海虹桥站主要办理京沪、沪昆、沪宁沿江、沪苏通、沪苏湖高铁列车。而新建的上海东站将作为沿海铁路枢纽,服务沪通、沪乍杭方向,强化浦东地区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铁连通。
客流量过大,是这些城市需要新高铁站分流减负的客观原因。郑州东站2024年暑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达18.5万人次,国庆单日客流突破45.2万人次。随着沪银高铁、京广超铁等新线路规划落地,若继续依赖郑州东站承接东向客流,将加剧枢纽拥堵。
上海虹桥枢纽2024年暑运期间日均到发旅客突破64.7万人次,其中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沪苏通铁路二期、沪乍杭铁路等新线路规划落地,虹桥枢纽的东向客流压力进一步加剧。深圳北站2024年高铁客流达1.16亿人次,总客流突破2.7亿人次,远超44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节假日高峰日高铁发送客流达32.6万人次,进站口常排起长龙。
高铁站建设不仅是为了缓解枢纽压力,也是为了打造新的增长极。例如,郑州东部新城站选址中牟新区,将推动城市空间向东延伸,形成“主城区-东部新城-开封”的连绵发展带。根据中牟县国土空间规划,该站周边将布局绿心公园廊道、商业街区等功能区,形成“站城一体化”综合枢纽。
![]()
预计可拉动中牟县GDP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南京北站紧邻生物医药谷、南京软件园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14.4平方公里枢纽经济区,聚焦“2+1”产业体系。通过“站城一体化”开发,北站周边将形成60万㎡商务办公、82万㎡商业服务的综合体,预计带动江北新区GDP增长超千亿元,吸引10万人口集聚。
然而,在高铁站建设热潮中,也需要避免盲目建设。过去一些年,很多城市的高铁站建设远离市区,导致部分高铁新城缺乏人气,甚至演变为“鬼城”。例如,孝感北站距离孝感市区97.2公里,广元青川站距离市区64.8公里。从市中心到遵义南站坐公交需3小时11分钟,南京市区到江宁西站需2小时39分钟。
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建成后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原因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包括沈阳西站、广宁寺站、紫金山东站、江浦站、五通站、和乐站、蜀山东站、晋宁东站、阳宗站、亦庄站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杨浩曾在采访中对此表示,目前全国已建成接近1300座高铁站,明确存在闲置情况的仅20余座,在总数中占比极低。从高铁网络发展的整体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
广州白云站自2023年底投入运营以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南端,周边人口密集、交通发达,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更为周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铁站建设的热潮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不再满足于外围节点,而是直插城市心脏地带。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正向更加开放、包容、宜居的区域迈进,11个城市正融合成一个巨型城市,带来巨大规模的城市效益。
![]()
高铁站建设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从多站分工到高铁进城,从缓解拥堵到打造增长极,这一波高铁站建设潮反映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注重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
那些成功的高铁站项目,无一不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正是未来高铁站建设应该坚持的方向——让高铁站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孤立的地标建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