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前的杨振宁:我知道已经有人为我写好讣告

0
分享至


| 海波

首发 | 芳华青年

【芳华青年】—— 聚焦时代脉搏,解码青年未来! 民生观察 | 财经透视 | 数字浪潮。以理性之思剖析社会万象,用青年视角对话时代议题,这里既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温度,也有商海浮沉的洞见锋芒。做您数字时代里「懂政策·明趋势·有态度」的成长伙伴!


当南方的骄阳仍炙烤着大地,北方的寒风却已裹挟着深秋的寒意扑面而来,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无常。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一位科学巨擘的离去,如同一颗巨星陨落,震撼了整个科学界乃至人类文明的天空。


他,就是杨振宁先生。“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而他的光芒,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清华大学官网显示,网站颜色已变黑白。


杨振宁的离去,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当一位科学家的离去,让整个科学界乃至人类文明都感到失落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杨先生出生在旧中国,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处在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


在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探索出路。军阀混战,民族资产阶级尝试改良。世界格局呈现出矛盾的趋势。

一方面是欧洲旧帝国的解体与分裂,如奥斯曼帝国灭亡),另一方面是崭新的联盟国家的诞生,如苏联成立。


都说乱世出英雄,而恰巧20世纪,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截,科技日新月异,涌现出很多知名人物。


没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战火纷争的年代,中国人会登顶世界物理学的巅峰,拿到诺贝尔奖。


虽然大环境不好,但是杨振宁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父亲是数学家,从小接受了西方文明和中式文化的熏陶。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取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


1945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他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7年,杨先生和李政道先生因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拿到了诺奖,此时年仅35岁。

到了1965年,杨先生去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而石溪的物理也自此开始名扬天下。

2003年后,杨先生回清华,并且最终在2020年恢复了中国国籍。

世人都知道杨振宁很厉害,也很知名,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杨振宁究竟厉害在哪里,大家说不清楚。


茶余饭后,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反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艳俗之事,量大争议:


一是和李政道的诺奖争执;二是和妻子翁帆的忘年恋情。


和李政道的诺奖之争,主要是署名问题。


根据《望东方周刊》曾经的报道指出,对于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李政道的观点是,该项目由李政道在1956年4月底5月初首先独立提出突破性想法,后说服杨振宁合作;但是杨振宁在1983年的文章中指出,将研究方向转向β衰变这一关键步骤是由他提出的,并且是他先有了想法然后说服李政道。


而在较早时期,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两人就曾因为署名问题有分歧。李政道说,按姓氏字母顺序应为“李”在前,但杨以年长为由要求署名在前,引发不快;杨振宁曾表示,他最初想过把李政道放在前面以帮助其事业,但夫人杜致礼出于对李政道的不信任而劝阻;


1957年,按照李政道的说法,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杨振宁在颁奖前突然提出要按年龄顺序(杨在前)受奖,并经杨请李夫人劝说,李政道才勉强同意。但是杨振宁没有该方面的回复。




无论如何,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的合作与决裂,是科学史上一段令人深感惋惜的往事。他们曾有过一段极为密切和富有成果的合作时光,但最终因复杂的因素分道扬镳。


而说起另一件事——和妻子翁帆的忘年恋情,更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但很少有人知道幕后的一些故事。


杨振宁的原配杜致礼是杜聿明的长女,因为机缘巧合,在普林斯顿相见,之后两个来自同一国度的年轻人在异国他乡相恋。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结婚,婚礼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教堂举行。双方父母都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婚后,两人相濡以沫半个世纪,育有两男一女。


但是20世纪末,两个人上年纪了,饱受疾病的折磨,病情稳定时,两人游历世界,享受人生。


2003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为杜致礼75岁生日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这也是最后一次。当年10月,杜致礼去世。


妻子去世以后,杨振宁卖掉美国的房子,离开了生活了58年的美国,住进了清华空置许久的“大师邸”。


2004年年初,他收到一张贺卡,这张贺卡让他记起了曾于1995年在汕头大学接待他和杜致礼的年轻女孩—翁帆。


翁帆在贺卡上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杨振宁按这个号码打了过去,后来翁帆到香港看杨振宁,两人开始交往。


2004年11月,两人在小范围结婚,给亲朋好友发了一封邮件,在邮件里,82岁的杨振宁称28岁的翁帆是“甜蜜的天使”。


之后被媒体追踪,成为爆燃的新闻。原本不打算办理婚宴的杨振宁,知道密谋“败露”,索性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结婚手续,之后带着妻子去海南度蜜月,成为新闻头条。


虽然两个人年龄相差50多岁,但是婚后二人非常恩爱,很少生气发脾气。


外出的时候,翁帆也是竭力照顾好杨振宁。
谈起这场世纪之恋,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说:


翁帆对杨先生照顾很细,杨先生冬天出门前,翁帆一定为他系上围巾。逛公园,走十几分钟路,翁帆就坚持要歇一歇,找一块石头,扫得很干净。


杨振宁曾对媒体坦诚,如果没有与翁帆结婚,也可能和别的女士结婚。他曾举例说,英国数学家哈密顿在太太去世后,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

杨振宁说,他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不要过老年孤独生活。


所以很显然,深入接受了美国西方教育、在美国生活了五六十年的杨振宁,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已经烙上西方文化的印记。


在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中,记者让杨振宁预测一下中国的科学家何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这一问题时,杨振宁回答说:
科学的发展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力。

一种是无目的的研究,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之前一般用平均磁场做核磁共振,而他却出人意料地加入了不平均磁场,竟然就成像了,获了诺贝尔奖。;另一种科学研究则是有目的的,比如,制造超短波长的激光,如果做出来,也很有可能得诺贝尔奖。


“这两种情况在中国都有可能出现,但要尽快使得年轻人走到有可能有重大发展的领域中去,我对未来发展很乐观。”杨振宁说。


他说,科学研究往往是忽然想出一个妙招,加些别人想不到的小窍门儿,就可能出大成果。


采访时间是2011年,那时候中国社会专注于新闻报道的人越来越多,杨振宁建议,在学校或者新闻界,专门发展出一支报道科学新闻的专业。


这个行业里的新闻人士,不需要多,但一定要专业,有相关的知书储备。


他说,“我所知道美国就有这样的人才,平时常与科学界关键人物接触。我知道,他们已经有人为我写好了相当长的讣告。

觉得我年纪比较大了,他们就准备了,讣告把我一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哪些重要的贡献,都写了出来。”
其实,人到老年,都知道那一天的到来,杨振宁百岁高龄,对于生死,或许比常人又多了几分思考吧。


中科院院士、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来上午10点半杨先生还挺好,然后到11点半听说又不行了。大家都很难过,都以为杨先生能挺过去。我觉得是很突然的,当然也有思想准备了,但一直觉得杨先生是很顽强的一个人。”


这也就有了昨天还在辟谣、今天中午就发布讣告的事了。

《感动中国》为杨振宁的颁奖辞这样写道:

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杨振宁不仅在物理学方面有着伟大的造诣,同时也是一名用实际行动支持祖国、深爱着国家的人。


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在诺奖晚宴的演讲中这么说:

我沉重地意识到,在不止一个意义上,我是中西文化和谐和冲突的产物。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和背景骄傲,同时也献身于现代科学,它从西方文明起源,我已经并将继续为之工作。

如今,103岁的杨先生离去了,带走的是一段传奇,一个亲历并塑造了物理学从经典走向现代的鲜活见证。

回首杨振宁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充满传奇的一生,他也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个人,让世界知道中国人很行!

杨振宁有一首最爱的小诗:

从一粒细沙中窥探世界,在一朵野花里寻觅天堂。掌中握无限,霎那成永恒。

而他的一生,恰恰如此。

杨振宁先生曾言,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或许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如今,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科学遗产与家国情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将继续指引后来者前行。

巨匠已眠,但他为人类文明点亮的科学之光,永不熄灭。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便是让这份对真理的好奇与赤诚,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互联网资深运营海波,百度运营师,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训练师,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AI咨询、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公众号:芳华青年。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AI引导未来,有关AI ,有关DeepSeek,有关写作等,有兴趣探讨的朋友欢迎加我私人微信学习交流:feihongya1(添加请备注说明)【云海观星】—— 云海无界看天下,观星有方新视界。财经·互联网·AI·科技,做您数字时代的引路人,点击名片关注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出现内讧!高市早苗向中国做承诺,台当局:有一事,奉劝大陆

日本出现内讧!高市早苗向中国做承诺,台当局:有一事,奉劝大陆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23:11
王楚钦谈将战樊振东:本来就是场下风球,要向全满贯去学习

王楚钦谈将战樊振东:本来就是场下风球,要向全满贯去学习

懂球帝
2025-11-13 21:24:05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实时互动黑屏,李彦宏直呼“遗憾”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实时互动黑屏,李彦宏直呼“遗憾”

PChome电脑之家
2025-11-13 10:49:41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7:55:52
委内瑞拉军方:全面进入作战准备状态,击落一架敌对飞行器

委内瑞拉军方:全面进入作战准备状态,击落一架敌对飞行器

政知新媒体
2025-11-13 08:15:31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青青子衿
2025-11-13 17:22:37
闹大了!佛山一家长“炮轰”春秋假,提出四个不理解,引发热议…

闹大了!佛山一家长“炮轰”春秋假,提出四个不理解,引发热议…

火山诗话
2025-11-13 18:42:49
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送错快递,苏州一快递员被残忍杀害,年仅30岁

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送错快递,苏州一快递员被残忍杀害,年仅30岁

火山诗话
2025-11-13 21:01:02
比缺芯还惨,美日锁死90%精密制造,中国仿造都难

比缺芯还惨,美日锁死90%精密制造,中国仿造都难

沧海旅行家
2025-11-13 16:39:19
对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特朗普立马划清了界限|京酿馆

对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特朗普立马划清了界限|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13 13:00:03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51:21
全运会乒乓赛:王曼昱胜陈梦,女单四强产生,孙颖莎面临挑战

全运会乒乓赛:王曼昱胜陈梦,女单四强产生,孙颖莎面临挑战

小染说台球
2025-11-13 21:28:31
代号“玄龙”!攻击-11官宣服役,与歼-20、歼-16编队飞行

代号“玄龙”!攻击-11官宣服役,与歼-20、歼-16编队飞行

军武次位面
2025-11-13 11:43:48
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上门理论被反杀

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上门理论被反杀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2:44:20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公子麦少
2025-11-13 14:58:00
沈伯洋跑到德国,叫嚣“永不退缩”,话音刚落,大陆已经重拳出击

沈伯洋跑到德国,叫嚣“永不退缩”,话音刚落,大陆已经重拳出击

起喜电影
2025-11-13 14:28:39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2025-11-14 02:15:00
洞见青年 incentive-icons
洞见青年
文心一言原创号,一个有独特视野、有感情有温度的青年朋友。说真相,传真情。公名芳华青年
621文章数 2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头条要闻

美国给台当局提要求:在美投资3500亿至5500亿美元

头条要闻

美国给台当局提要求:在美投资3500亿至5500亿美元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艺术要闻

春风拂面!古典美与工笔画的绝妙碰撞。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男子分享三个细节判断孩子快乐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