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水稻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变成一碗米饭!”全国科普月期间,九里亭街道组织青少年走出课堂,通过实地探访与亲身劳作的方式,了解稻米文化的演变过程。
![]()
10月19日上午,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乘坐大巴前往漫农・漫稻源教育实践基地,感受1000亩连片稻田与100亩滨江森林营地的生态风光。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重点关注了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其中,智能虫情测报灯格外引人注目。讲解员首先展示了虫情测报灯捕捉到的各类害虫,再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农业人员会根据设备监测分析,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治,实现精准施药。这一从“捕虫”到“配药”的科技化流程,将抽象的农业科技原理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理解的实景内容,让“科技如何守护作物生长”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
![]()
科技体验环节更是让亲子家庭直呼“酷炫”。大家围在智慧农业物联网屏幕前,实时查看稻田气象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以及土壤ph值、电导率、氮磷钾含量等数据。“原来种田也可以这么帅!”当农业无人机腾空进行作业演示时,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近距离感受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变革。不少家长坦言,这样的体验“不仅孩子受益,自己也长了见识”。
![]()
活动当天,亲子家庭还体验了香薰蜡烛制作以及田间挖红薯。手持小锄头的家长与孩子化身为“田园寻宝小队”,轻轻拨开泥土,仔细搜寻藏在土里的红薯,田间的笑声与惊喜的呼喊此起彼伏。“能让孩子亲近自然学习知识,这样的公益活动真是多多益善。”家长李女士赞不绝口,“这不仅是一次科普实践,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乡土、珍惜粮食的种子。”
供稿:九里亭街道分中心
记者:刘芮孜
编辑: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