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大种植户而言,虫害防控曾是一件 “凭感觉” 的事 —— 看到叶片有洞、植株枯黄,才意识到虫害发生,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防控时机。智测云联的虫情测报灯,让虫害监测从 “事后发现” 转向 “提前预警”,为农业生产打造了一套 “有谱” 的防虫方案。
![]()
一、从 “被动救灾” 到 “主动预警”,改写防虫逻辑
传统防虫模式中,种植户多是 “被动救灾”:虫害成灾后才采取措施,不仅防控成本高,还易造成作物产量与品质损失。智测云联的虫情测报灯彻底改写了这一逻辑,实现 “主动预警”。设备通过诱虫、杀虫、收集、分析等全流程自动化运行,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田间虫情动态。
以棉花种植为例,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智测云联的测报灯搭载 20W 黑光灯管(主波长 365nm),对棉铃虫成虫的诱集效果显著。当田间棉铃虫成虫开始活动时,测报灯便会将其诱集、灭杀并收集。种植户通过查看接虫器中的成虫数量,结合设备记录的时间、温湿度数据,就能提前预判棉铃虫的产卵高峰期与幼虫危害期,进而在关键节点采取 “性诱剂诱杀成虫”“生物农药防治幼虫” 等措施,将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河北某棉农表示:“以前棉铃虫一爆发,棉花减产几乎是‘定局’,现在有了智测云联的测报灯,提前半个月就知道该咋防,心里特别有谱。”
二、技术细节加持,让 “预警” 更精准
精准的预警,离不开技术细节的打磨。智测云联的虫情测报灯在多个环节保障 “预警精度”:诱虫光源方面,20W 黑光灯管的主波长 365nm,与多数农业害虫的趋光波长高度匹配,确保 “该诱的虫一个不少”;撞击屏采用互成 120 度角的设计,单屏长 595±2mm、宽 213±2mm、厚 5mm,增大了害虫撞击设备的概率,进一步提升诱集效率;灯管启动性能出色,5 秒内即可完成启动,确保在害虫活动的关键时段 “及时开机、有效诱集”。
在虫体处理环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的温度控制同样是 “精准预警” 的关键。设备工作 15 分钟后,仓内温度可达 85±5℃,这一温度既能快速杀死害虫,又能避免虫体因高温过度干瘪或碳化,保证虫体形态完整。完整的虫体样本,是准确识别害虫种类、统计害虫数量的基础,而精准的 “虫种 + 虫量” 数据,正是 “提前预警” 的核心依据。
![]()
三、场景化应用,让 “有谱” 覆盖全作物
无论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还是特色果蔬,智测云联的虫情测报灯都能通过场景化应用,让种植户防虫 “有谱”。在东北水稻产区,它能精准监测稻飞虱、二化螟等害虫,指导稻农 “抓准时机施药,减少水田农药污染”;在陕西苹果园,可对苹小卷叶蛾、红蜘蛛等果树害虫进行长期监测,助力果农 “科学用药,保障苹果品质”;在云南花卉种植基地,又能为蓟马、蚜虫等花卉害虫的防控提供数据,让花农 “提前干预,保护花卉品相”。
在浙江某蓝莓种植园,过去蓝莓蚜虫防治总是 “乱了节奏”,要么防治过早浪费药剂,要么防治过晚损害果实。引入智测云联的虫情测报灯后,种植户通过监测蚜虫成虫的数量变化,精准把握了蚜虫的繁殖周期,在蚜虫若虫大量孵化前开展防治,不仅蓝莓的虫害果率从 15% 降至 3% 以内,还减少了 2 次农药喷施,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生态压力。智测云联的测报灯,正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告别 “凭感觉” 防虫,走向 “数据化” 生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