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10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实践。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辉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齐鲁样板”。
![]()
2021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由此开启威海、东营等试点地区全域创建热潮。2023年,“铸牢”示范区创建列入全省创建示范活动目录,3个市、11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全省“铸牢”示范区。同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21年以来,山东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3个,威海市成为东部省份首批示范市,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市南区、临清市等8个地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市、区),在创建层级、创建类型、创建数量上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山东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坚持“一地一方案、一单位一清单”,对全省463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6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面启动转型升级,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自2022年起,每年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推动从“达标挂牌”向“内涵发展”转变,从“点上示范”向“面上引领”跃升。
同时,推动创建工作向家庭、岗位延伸,2021年以来共培育“红石榴”家庭956个、“红石榴”岗位513个,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层末梢,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的创建工作网络,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下一步,山东将坚持主线引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贯彻到创建工作各环节、全流程,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时代特点的创建工作模式,精心设计和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创建工作品牌。坚持面向基层,注重在基层挖掘和培育一批示范点位,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培育机制,形成梯次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