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哈马斯对特朗普的“20点计划”做出积极回应,同意释放人质并移交加沙地带管理权。当地时间10月13日,加沙停火协议迎来关键节点。哈马斯向以色列方面移交了全部20名在世被扣押人员。与此同时,以色列释放了1986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这一刻,距离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这场冲突已整整两年。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025年7月29日发布的最后一份声明,冲突已造成60034人死亡、145870人受伤。
然而,就在人质交换完成的当天,局势在短短数小时内发生逆转。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在白宫与阿根廷总统米莱会晤时,语气彻底改变。他强硬宣称已通过第三方向哈马斯传达信息,要求其必须解除武装,否则将面临“暴力”剿灭解决。与此同时,以色列方面也对外表示,他们已告知联合国,自15日起,每天可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卡车数量为此前商定数量的一半。这一表态让本就脆弱的停火协议蒙上了新的阴影。
![]()
曾经亲手推动“20点计划”的特朗普,为何在人质获释后迅速变脸?这场和平进程将走向何方?特朗普的“20点计划”于9月29日正式公布,特朗普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宣布以色列已接受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加沙非军事化、以色列分阶段撤军等。然而,这一计划存在一系列漏洞。最明显的问题是,计划没有设定明确和有约束力的以色列全面撤军时间表。相反,以色列撤军和哈马斯解除武装的进程挂钩,并给了以色列单方面否决权。
对哈马斯而言,这并非谈判,而是最后通牒,20点和平计划实质是让哈马斯自我瓦解。协议计划要求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并解除武装,却未对以色列的义务作出具体规定。而特朗普对哈马斯采取的又打又拉策略,反映了其在中东问题上的实用主义思维。一方面,他积极推动停火协议,甚至不惜向以色列施压;另一方面,在人质获释后迅速转向强硬立场。
![]()
特朗普的“非传统策略”——“先发表声明再迫使谈判各方填补细节问题”——虽然为谈判带来了动力,但也因条款的模糊性而埋下隐患。
当前停火协议面临四个关键未知数:人质名单、以色列撤军时间表、哈马斯是否解除武装、如何建立新加沙政府。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成为导致停火破裂的裂缝。哈马斯作为一个扎根于巴勒斯坦社会的抵抗运动,难以在占领持续的情况下完全被消灭。前以色列巴以和谈代表丹尼尔·利维认为:“只要以色列还在继续占领加沙,哈马斯就不会解除武装。”
另一方面,以色列是否可能先同意协议然后反悔?利维指出:“尽管美国一直是之前停火的核心,甚至是担保人,但以色列也被允许违反停火协议。” 美国过去对以色列的违约行为缺乏制约,这为协议的执行蒙上了阴影。和平协议签署仅几天后,加沙边境的缓冲区内已可见以色列军队重新部署的迹象。
![]()
与此同时,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表示,解除武装“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现实”。特朗普的毁约行为可能获得国内短期政治利益,却可能让中东陷入“停火-违反-再冲突”的恶性循环。各方签署的并不像一份和平协议,更像是一份无限期种族隔离的章程。加沙的未来,依然悬而未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