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牛马的命运分岔路:牛与马,谁先被时代浪潮甩下历史舞台?

0
分享至



你说这人啊,走着走着就把老伙计给落下了。牛拉犁、马拉车,哪个不是累死累活为咱人类拼了一辈子?可时代一转脸,谁也没打招呼,有的进了村口的老照片,有的还在田里晃悠。你猜到底是牛先被淘汰,还是马先靠边站?



要搞明白谁先退出历史主舞台,得先说清楚“淘汰”是啥意思,这儿说的不是彻底消失,而是不再作为主要劳动力被大规模使用。牛和马在农耕文明里都是顶梁柱,但干的活不一样。

牛力气大、耐力强,适合拉犁、碾场、驮重物,尤其在水田里稳当得很;马跑得快、爆发力足,更适合运输、打仗、驿传。中国自古有“牛耕于野,马驰于道”的说法。看用途就知道,它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赛道上。



按理说,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该更稳当些?可现实偏偏反着来。20世纪初,中国农村平均每户还养着半头牛以上,可到了50年代末,拖拉机开始进村,牛的数量就开始往下掉。但这还不是关键转折。真正让牛的地位被动摇的,其实是土地制度的变化。

1949年后,集体化运动让个体农户不再单独拥有耕牛,牛成了生产队的公产。管的人多,用的人狠,养的人少,不少地方牛群数量锐减。再加上60年代化肥推广,牲畜粪肥不再是唯一选择,牛的附加价值也缩水了。



相比之下,马的情况更复杂。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骑兵部队规模一度达到十万人以上,战马是战略资源。建国后,军队机械化进程加快,1955年军马定编大幅压缩,到70年代基本完成摩托化转型,战马彻底退出军事序列。

这一波断崖式下跌,比牛在农业领域的退场来得更早、更彻底。从官方数据看,1952年全国军马存栏约80万匹,到1980年已不足20万。



而同一时期,耕牛虽也在减少,但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重新有了养牛积极性,数量波动较小。所以说从国家层面的大规模系统性撤出来看,马才是第一个被正式“下岗”的役用动物。

再往深了扒,还得看动力替代的时间线,很多人以为拖拉机一来,牛马立马失业。其实不然。中国第一台国产拖拉机:东方红-54型,是1958年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下线的。但真正普及到县乡一级,是70年代以后的事了。



在此之前,农村主要靠人力加畜力。那么问题来了,在机械没到位的空档期,是谁先扛不住的?答案还是马。因为马的饲养成本远高于牛。马吃精料,一天得喂玉米、豆饼,还得饮水充足;牛能啃秸秆、吃草,粗饲料就能过活。在粮食紧张的年代,养马是奢侈的事。

1961年国家出台《关于压缩非农业人口和精简城镇粮食供应的指示》,明确提出减少非必要牲畜饲养,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运输用的骡马车队。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在60年代初就基本取消了马车货运,改由汽车和电车承担。



而农村的牛耕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甚至到90年代仍有使用。农业部《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5年全国役用牛存栏仍超过6000万头,而役用马驴合计不足1000万头。

这说明至少在民用领域,牛的生命力比马顽强得多。而且牛还有副产品:牛肉、牛皮、牛骨,在市场经济放开后反而成了商品资源。



而马在和平年代除了赛马、旅游骑乘,几乎没有工业级用途。内蒙古农业大学一项长期追踪研究指出,1949年至2000年间,中国马的役用功能衰退速度是牛的2.3倍,且恢复能力极弱。

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加速推进。1995年全国机耕面积占比已达54.2%,到2020年突破70%。这意味着七成以上的耕地不再依赖畜力。可有意思的是,现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比如贵州、云南的部分村落,牛仍在干活。



为啥?因为拖拉机上不去,小地块也不划算。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提到,中国仍有约18%的耕地处于机械化难以覆盖的区域,这些地方畜力耕作仍是现实选择。

反观马,除了新疆、西藏等地的牧区巡逻或边境执勤偶尔用到军马改良品种,绝大多数已退出生产领域。更明显的对比在文化层面:今天你去东北农村,还能听见老人念叨“那头老黄牛救过全家命”;可要说谁家靠马翻身,故事就少了。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勤恳、奉献,《诗经》里就有“尔牛来思,其耳湿湿”的描写;而马更多与战争、速度关联,一旦脱离军事需求,文化认同也随之淡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的近现代农具中,犁、耙、耖等配套工具大多设计适配牛力,直到90年代仍有新制牛具流通,而马具制作工艺则在70年代基本失传。



所以回过头看,谁先被淘汰?从国家政策调整、军事用途终结、城市运输退出、存栏量断崖下跌这几个维度综合判断,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它不是慢慢退场,而是被系统性地移出核心功能圈。

而牛虽然也面临机械化冲击,但由于饲养成本低、适应性强、副产品价值高,加上地形限制,退场过程缓慢得多。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开盘1分钟跳水!603021,上演“天地板”

开盘1分钟跳水!603021,上演“天地板”

大众证券报
2025-11-06 11:44:14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6 00:18:15
爱心人士董晓红遭遇车祸离世:生前救助300余只流浪狗,各地网友驱车前往现场告别

爱心人士董晓红遭遇车祸离世:生前救助300余只流浪狗,各地网友驱车前往现场告别

极目新闻
2025-11-05 19:50:09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儿子求学被拒生意要黄

坑惨全家!沈伯洋搞台独,儿子求学被拒生意要黄

易昂杨
2025-11-05 15:42:25
净利润暴跌超70%!安徽前首富的百亿梦碎,网友:老字号嗑不动了

净利润暴跌超70%!安徽前首富的百亿梦碎,网友:老字号嗑不动了

品牌观察官
2025-11-05 19:33:12
红光满脸,李春江发声,官宣决定,亮相广东,杜锋期待

红光满脸,李春江发声,官宣决定,亮相广东,杜锋期待

乐聊球
2025-11-06 10:14:50
外交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参与APEC是中国台北参与APEC的政治前提

外交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参与APEC是中国台北参与APEC的政治前提

澎湃新闻
2025-11-05 15:18:26
成都一处凶宅以起拍价26.6万元拍卖,市场价约160万元,已有70人报名

成都一处凶宅以起拍价26.6万元拍卖,市场价约160万元,已有70人报名

极目新闻
2025-11-05 12:35:31
泪目!全红婵师哥也养伤归来夺冠:休养9个月,战胜奥运四金王

泪目!全红婵师哥也养伤归来夺冠:休养9个月,战胜奥运四金王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06 09:01:38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7-25 21:56:46
王传君东京电影节影帝!网友:可是真够茶的,怎么得的奖心里没数

王传君东京电影节影帝!网友:可是真够茶的,怎么得的奖心里没数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5 18:35:30
帕金斯:当詹姆斯回归时,他要给NBA最佳二人组东里组合让路

帕金斯:当詹姆斯回归时,他要给NBA最佳二人组东里组合让路

懂球帝
2025-11-06 08:55:07
为啥美国总统换一个,“总统专车”就换一辆,废弃的要投入大海?

为啥美国总统换一个,“总统专车”就换一辆,废弃的要投入大海?

钦点历史
2025-11-05 15:55:39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6:29:43
关于2025年美国州与地方选举、国会补选的情况介绍

关于2025年美国州与地方选举、国会补选的情况介绍

寰宇大观察
2025-11-05 16:01:24
6连败,穆里尼奥遭遇执教生涯欧冠最长连败

6连败,穆里尼奥遭遇执教生涯欧冠最长连败

懂球帝
2025-11-06 06:07:12
迪拜首富之女重病赴华寻求中医,中医扎五根银针,开口便让他们傻眼

迪拜首富之女重病赴华寻求中医,中医扎五根银针,开口便让他们傻眼

萧竹轻语
2025-10-13 11:40:11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未来可能全球通缉“台独”顽固分子,国台办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32:07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2025-11-06 13:12:49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89文章数 5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头条要闻

副院长被指出轨女主任医师 在值班室发生关系视频流出

头条要闻

副院长被指出轨女主任医师 在值班室发生关系视频流出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房产要闻

中旅·三亚蓝湾,以一座城市会客厅回应世界的滨海想象

数码要闻

6 热管直触,瓦尔基里推出单塔单风扇、双塔双风扇风冷散热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