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属于其他垃圾,塑料瓶是可回收物!”近日,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垃圾分类环保课堂”走进辖区内一所幼儿园。伴随着孩子们的踊跃抢答,一场趣味盎然的环保教育活动热闹开讲,让垃圾分类知识成为萌娃们的“新技能”。
![]()
课堂上,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员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动画短片、卡通图片等直观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垃圾污染对地球家园的危害,用“垃圾不分类会让小河变脏、小鸟无家可归”等通俗表达,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后,宣讲员结合幼儿认知特点,用生活化的语言拆解分类标准,清晰阐释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具体范畴,同时对照彩色教具,详细介绍了红、绿、蓝、黑四种颜色垃圾桶的标识含义与使用场景,帮助孩子们建立直观认知。
![]()
课堂还特意设置了“趣味问答”与“模拟投放”两大互动环节。宣讲员围绕“果皮属于什么垃圾”“废电池该投哪个桶”等常见问题及分类误区出题,孩子们争相作答,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不断。
在“模拟投放”游戏中,孩子们手持印有果皮、塑料瓶、废灯管等图案的卡片,在宣讲员的耐心引导下,准确将卡片投放到对应分类的垃圾桶模型内。从“被动倾听”到“主动实践”,孩子们在轻松玩乐中厘清了分类边界,熟练掌握了分类技巧。
![]()
“这样的沉浸式课堂太有意义了!”幼儿园张老师表示,环保课不仅让孩子们系统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模式,让垃圾分类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带动家长共同参与,让绿色环保成为辖区生活新风尚。
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送课进校园是街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从娃娃抓起,夯实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础。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扩大环保课堂覆盖面,走进更多校园、社区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氛围,引导辖区居民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共同打造绿色、洁净的无废社区。
通讯员 陈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