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此前在中东与多国签署了一个第一阶段加沙战争停火协议,哈马斯和以色列确实按照协议停火和交出人质。但是这个停火很脆弱,因为没有一个监督机制。
![]()
于是在这个协议签署9天之后,短暂的冲突打破了停火的宁静。
10月19日清晨,以色列军队的空袭警报再次划破加沙的天空,这场短暂停火的破裂,把中东局势又拽回了动荡的漩涡。
![]()
事情的导火索,是以色列军方当天发布的一则声明。以军称,驻扎在拉法地区的部队遭到了哈马斯武装分子的反坦克导弹袭击和枪击,造成5名士兵死伤。
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下令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以色列空军当天就对拉法地区和加沙中部的代尔拜拉赫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停火协议生效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
以军在声明中强调,空袭目标是哈马斯的地道网络和军事设施,这些都是此前因顾及人质安全而未打击的据点,如今人质已全部释放,他们再无顾虑。
但哈马斯的反应却透着满满的"冤屈"。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当天下午就发表声明,否认在拉法地区发动任何袭击,强调仍在"完全执行所达成的一切协议,首先就是加沙全境停火"。
哈马斯高级官员伊扎特·里夏克更是直接指责以色列在找借口,他表示自停火生效以来,以方已经47次违反协议,造成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次空袭不过是蓄意破坏停火的升级行动。
![]()
更关键的是,哈马斯抛出了一个足以动摇以方指控合理性的细节。
拉法地区早在今年3月就被以色列军队全面控制,当地剩余的哈马斯武装人员早已和加沙城的指挥中心失去联系,别说发动有组织的袭击,就连正常的通讯都无法保障。
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恰恰暴露了停火协议最致命的漏洞。当初特朗普政府在推动协议签署时,为了尽快促成停火,刻意回避了监督机制的设立,既没有国际观察员进驻,也没有第三方机构负责核实双方的指控。
![]()
这就导致一旦出现摩擦,双方只能自说自话,没有中立的裁判来判定是非。
就像这次冲突,以色列拿不出袭击发生时的具体证据,哈马斯也无法证明当地武装人员确实没有行动能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只能用武力说话。
从实际战况来看,这次空袭的规模确实不小。巴勒斯坦《圣城报》报道称,以军对拉法地区的炮击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加沙中部的代尔拜拉赫地区也遭到多轮空袭。
![]()
哈马斯方面宣称空袭造成45人死亡,但以色列军方并未确认这一数字,只承认摧毁了"多个军事设施"。不过央广网的报道显示,加沙中部的袭击至少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这说明平民伤亡确实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以军选择的目标都是此前未打击过的据点,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地方藏有哈马斯的地道网络,只是在人质释放前不便动手。但哈马斯反驳称,这些区域早已没有军事人员活动,所谓的"军事设施"不过是被炸毁的民房。
![]()
内塔尼亚胡在空袭结束后很快发表声明,宣布"以军已经成功报复,结束战斗,将继续维持停火",同时强调会对哈马斯的任何挑衅保持高度警惕。
这种"打了就跑"的姿态很耐人寻味。既展示了强硬立场,又不想彻底撕毁停火协议。
![]()
实际上,以色列政府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就公开要求全面恢复军事行动,"尽快彻底消灭哈马斯",但内塔尼亚胡显然更倾向于有限度的报复。
这种矛盾背后,是以色列面临的复杂局势:一方面要回应国内对士兵遇袭的愤怒,另一方面又不想承担彻底破坏停火带来的国际压力。
哈马斯这边则忙着呼吁停火担保人介入。哈马斯高级官员里夏克就表示,已经向担保人通报了情况,要求他们确保以色列不再恢复空袭。
![]()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担保人的作用似乎有限,毕竟没有监督机制作支撑,他们的调解更多只能停留在口头层面。
欧盟之前曾准备在拉法边境口岸恢复民事特派团,这个2007年因哈马斯控制加沙而终止的特派团,本可以成为监督停火的重要力量,但直到这次冲突爆发,相关部署也没能落实到位。
这场停火期间的小插曲,看似很快就平息了,但它揭示的问题却远比事件本身更严重。
![]()
加沙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军事冲突,背后牵扯着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仇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停火协议只能暂时冻结冲突,却解决不了根本矛盾。
就像这次,仅仅因为一次未经证实的袭击,脆弱的和平就瞬间崩塌,这说明只要监督机制缺失,类似的摩擦随时可能再次发生。
更关键的是,双方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以色列认定哈马斯只会"以停火换喘息",迟早会再次发动袭击;哈马斯则坚信以色列一直在寻找借口扩大军事行动,根本没有和平诚意。
这种互不信任的状态,让停火协议变成了"易碎品"。特朗普政府当初促成协议时,只关注人质交换这个表面问题,却忽视了建立互信机制,这才给今天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加沙地带的局势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拉法口岸作为加沙与埃及之间唯一的过境点,是巴勒斯坦人通往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欧盟之前计划恢复的民事特派团,本可以通过监测口岸通行情况来增加停火的透明度,但这个计划迟迟没有进展。
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更多停留在呼吁停火层面,没有真正投入资源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这种集体缺位,让加沙的和平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说到底,这场短暂的冲突不过是加沙战争复杂性的一个缩影。结束战争不可能一蹴而就,停火协议只是第一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恢复双方互信、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的持续努力。
如果只是满足于暂时的停火,而不去解决根本问题,那么今天的"小插曲"迟早会变成明天的"大危机"。
![]()
加沙的天空要想真正迎来持久的和平,还需要各方放下执念,拿出远超现在的诚意和行动,否则类似的冲突只会一次次重复上演。
参考资料: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中部 已致5人死亡——央广网
![]()
哈马斯下属武装重申将履行协议 与加沙任何事件均无关联——央视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