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近期在加沙地带与黎巴嫩边境持续发动军事打击,加沙卫生部证实超240 名巴勒斯坦人在停火后丧生。
黎巴嫩真主党则强硬拒绝缴械,双方互指对方违反协议,曾经的和平约定俨然沦为 “一纸空文”。
![]()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曾被寄予终结两年战乱的厚望。
根据协议,以色列需释放巴勒斯坦囚犯,哈马斯则移交扣押的以色列人质及遗骸,同时筹备成立由特朗普担任主席的巴勒斯坦独立技术官僚委员会,并部署国际稳定部队接替以军占领。
截至目前以方已释放2058名囚犯,哈马斯也移交了大部分人质,但最后4名被俘人员的遗骸搜寻工作仍陷入僵局。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尔亚娜・斯波利亚里奇・埃格坦言,加沙废墟遍布,遗体搜寻 “异常艰难”,该机构正提供专业支持与人员转移协助。
但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纳达夫・肖沙尼中校指责哈马斯 “伪造遗体发现场景”,并暗中重组武装力量,以此为由拒绝推进协议第二阶段。
![]()
“必须先完成人质全释放、哈马斯缴械、国际部队部署,否则免谈后续”,肖沙尼在11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硬表态。
停火后的加沙并未迎来平静。以军以 “打击越界武装人员” 为由频繁发动空袭,11月11日更是直接击毙一名疑似武装分子。
加沙卫生部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已有245人死亡、623人受伤,其中不乏妇女儿童。
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则回应,上月拉法地区导致 3 名以军士兵丧生的冲突,是 “在以色列控制区的自卫反击”,并指责以军袭击平民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违约。
双方的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副总统万斯虽称 “停火仍在继续”,但也承认 “小规模冲突难以避免”,暴露了协议的脆弱性。
与加沙局势并行的是黎巴嫩边境的紧张对峙。2024 年11月达成的黎以停火协议,本已终结了自 2006 年以来最密集的军事对抗,但如今以军的空袭再度常态化。
以色列方面称,已掌握真主党 “数百起违反协议的证据”,包括未从利塔尼河以南撤出、重建军事设施等,因此对贝卡谷地、纳巴泰耶等地的 “恐怖分子基础设施” 实施精准打击,本月已打死 15 名真主党成员。
真主党则态度强硬,新任总书记谢赫・纳伊姆・卡西姆在烈士节讲话中直言,以色列的真实意图是 “全面控制黎巴嫩”,要求真主党缴械只是借口。
即便前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在 2024 年 9 月的空袭中丧生,该组织仍保有不俗军事实力,近期还被以军指控从叙利亚走私武器。
夹在中间的黎巴嫩政府陷入两难:总统约瑟夫・奥恩与总理纳瓦夫・萨拉姆既强调 “国家垄断兵权”,又谴责以军持续空袭和长期驻军,却无力阻止局势恶化。
黎以冲突还牵扯出地区势力洗牌。真主党曾是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坚定支持者,而阿萨德下台后,伊朗主导的 “抵抗轴心” 失去关键陆路通道,以色列则对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的激进过往心存警惕,这条战线的冲突已远超以黎双边矛盾,成为地区势力博弈的缩影。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更是放出 “铁拳打击” 的强硬言论,其政府设定的 “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非军事化、以色列安全控制” 三大目标,与哈马斯 “确保组织存续、以军完全撤出” 的核心诉求形成结构性冲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饥荒风险加剧,现有援助远不能满足需求,但以方仍限制拉法口岸开放,阻碍援助物资进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