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媒体和央视多家媒体报道,10月19日约上午10点半左右,7名蒙面人乔装 成博物馆维修工潜入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前后仅仅用了7分钟,抢走了拿破仑时代的一批珍宝。法国内政部长洛朗·努内兹说,被抢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这批文物,仅窃贼在逃跑时遗落的一顶“欧仁妮王后王冠”可能就价值数千万欧元。
![]()
这顶1855年由金匠Alexandre-Gabriel Lemonnier为参加巴黎世博会特别打造的王冠,镶嵌有1354颗钻石与56颗祖母绿。它的皇冠拱形部分由雕刻金鹰托起,顶部是一个巨型钻石球,被翡翠围绕,最顶端是一枚由六颗明亮式切割钻石组成的十字架。
![]()
它原本属于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是第二帝国皇室荣耀的象征。
此次失窃的还有来自玛丽-露易丝套装(Marie-Louise set)的祖母绿项链和耳环。
![]()
但他们拿走的珠宝,包含法国王室和拿破仑时期的珍贵珠宝,每一件都足以进入法国国宝级目录。
![]()
![]()
![]()
![]()
这起“重大抢劫案”由“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嫌疑人利用卡车上的升降装置进入博物馆,砸碎玻璃作案,整个过程仅7分钟,抢走了拿破仑时期的9件珠宝,包括项链、胸针、皇冠等。
![]()
可是重逾140克拉价值6000万美元的“摄政王钻石”并未被抢走。
这起有预谋的抢劫行动,由4人负责直接作案,其中2人身穿工人装、穿黄色反光背心,利用升降吊篮从外部进入卢浮宫,另2人驾摩托车接应。
![]()
而卢浮宫的安保一直做得一般,形同虚设 居然没有及时发现和阻止。
![]()
实际上,法国各大博物馆遭抢劫已发生多起,卢浮宫这次已经位列第三次遭抢劫。
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遭到盗贼偷窃,被盗走了价值约70万美元的自然金块标本。
9月4日,法国西南部利摩日市著名的阿德里安·迪布谢国家博物馆三件独特的中国瓷器失窃,包括两件产自中国景德镇的明万历成化和清中期瓷器,以及一件清晚期的花瓶。这些失窃文物的保险价值超过700万美元。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表示,总统马克龙自19日早上起一直在实时听取内政部长努内兹和文化部长达蒂通报卢浮宫持械抢劫事件的进展及案件调查。
卢浮宫博物馆拿破仑时代文物失窃案发生后,法国最大的拍卖公司之一、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总裁亚历山大·吉凯洛表示,犯罪分子最好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主动归还这些珠宝,因为这些珠宝的名气太大,几乎完全无法销赃,即便他们试图拆解珠宝、单独出售。
吉凯洛将此次盗窃比作1911年的《蒙娜丽莎》失窃案,称当时的窃贼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最终那幅画只能藏在了床底下。
这批被盗的拿破仑摄政王时代的珍宝文物,能不能被犯罪分子拆解破坏去实现销赃的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就像法国专家所说的,犯罪分子销赃这批文物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我们也无法确认法国的这样一个社会里边,是不是具备着非常唯利是图的,对待文物根本没有人类遗产意识,只是把它看作金钱的一种象征来这样一种粗暴行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仅仅以我们中国的古代文物,例如圆明园文物,在法国肆意销售来看,法国对于一些犯罪分子以及对文文物的国际保护意识仍然是很淡漠的,虽然这次被盗的是法国国家自己的文物,但是他们对国际文物的保护以及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应该有深刻反省才对,没有非法的市场,就没有非法文物抢劫与买卖。
虽然这次法国的卢浮宫失窃的文物价值很高,估计可能在2000万欧元左右,但是写,文物的历史价值永远与市场估值无法划上等号。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法国的卢浮宫防盗的措施为什么没有跟上?卢浮宫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没有及时去发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二,法国的文物买卖究竟有没有法律约束?第三,如何建立健全国际文物保护公约?给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
虽然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但是犯罪分子他们看到的不是人类文化遗产,而是个人的金钱。
法国现最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不太好,致使失业增多。同时,法国的物价也不断的上涨,给老百姓造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盗窃的行为,虽然跟普遍的老板百姓的受通胀压力的经济痛苦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整个法国笼罩着着的各种制度性的问题,仍然是值得我们关心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人都应该深刻思考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