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家长怕 “AI 抢孩子的写作主动权”,其实只要用对方法,AI 能成为孩子的 “素材小助手”。我家娃用《小可乐 2〈打磨语文作文硬实力〉》里的 “AI 细节提取法”,结合 AI 生成的素材,作文素材多到用不完,还比同学的新颖,老师说 “思路很特别”。
第一步,用 AI 生成 “基础场景”。比如让 AI 生成 “下雨天的场景”,AI 会写 “下雨了,雨滴落在地上,溅起水花,人们打着伞走路”—— 这是基础素材,有点干,但能给孩子 “灵感方向”。
第二步,用书中的 “细节提取法”,让孩子给 AI 素材 “加细节”。我引导孩子想 “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声音不一样”,他会说 “雨滴落在铁皮屋顶上‘咚咚’响,落在树叶上‘沙沙’响,落在伞面上‘砰砰’响”;想 “人们打伞的动作不一样”,他会说 “妈妈打伞时,会把伞往我这边歪,自己的肩膀湿了都没发现;爷爷打伞时,伞柄会晃来晃去,像在跳舞”;想 “下雨后的小变化”,他会说 “下雨后,地上有小水洼,我踩进去,水花溅到裤子上,像小喷泉;蚂蚁在水洼边绕来绕去,像在找回家的路”。
![]()
第三步,把 “AI 素材 + 孩子的细节” 组合成作文。孩子写《下雨天》:“今天下雨了,AI 说‘雨滴溅起水花’,我发现雨滴落在不同地方声音不一样 —— 落在铁皮屋顶‘咚咚’响,像小鼓在敲;落在树叶上‘沙沙’响,像树叶在说话。妈妈带我出门,她把伞往我这边歪,我的衣服干干的,她的肩膀却湿了,雨水顺着她的头发滴下来,像小珠子。下雨后,地上有小水洼,我踩进去,水花溅到裤子上,妈妈说‘别踩了’,但我看到蚂蚁在水洼边绕圈,就蹲下来帮它们搭‘小桥’(用小石子),妈妈没再骂我,还帮我捡石子呢。”
这篇作文里有 AI 的 “基础场景”,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观察的 “细节”,既不会 “抄 AI”,又能借助 AI 的灵感,素材新颖又真实。现在孩子写作文前,会主动跟我一起 “问 AI 要灵感”,然后自己加细节,作文再也不会跟同学 “撞素材” 了。其实科技不可怕,关键是教会孩子 “用科技辅助自己,而不是依赖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