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新月如钩,悬于天际,夜色清凉如水,曲终人散,只余淡淡的忧伤与怅然。
此句出自宋朝词人谢逸《千秋岁 咏夏夜》,描绘宴饮笙歌散场后的静谧寂寥,流露出淡而悠长的落寞与哲思。
现代画家丰子恺曾以此意境作同名漫画:竹帘半卷,空桌余盏,新月高悬,传递出“热闹短暂,孤独恒常”的禅意。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这样的心境,白居易亦有,不同于谢逸的夏景,丰子恺的春夜,那是寒意泠泠的秋夜。
![]()
袅袅凉风起,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唐 白居易《池上》
简译:
时节向晚,秋风袅袅,凉意渐浓,寒露悄然凝结成珠,滴落在草木之上。
兰花逐渐凋零,花瓣染上霜白,荷叶虽已残破,叶脉间却依然透着青翠。
一只沙鹤独立于岸边,形单影只,萤火虫成双结对,在水面倒影中飞舞。
若问何时最令人心生落寞,或许正是酒意初醒、梦回现实时看到的景象。
![]()
赏析:
白居易此诗以“通俗”的笔法,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秋夜之美的同时,也能体悟到人生的况味。
袅袅凉风起,凄凄寒露零。
开篇从触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细腻地描绘了寒露时节的典型特征,为全诗奠定了清冷、孤寂的氛围。
“袅袅”形容凉风轻柔、细长的样子,“动”字赋予了风动态的美感,“凄凄“则传达出一种寒冷、凄凉的感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零“形象地写出了寒露凝结、悄然飘落的情景。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鸿雁来宾,菊有黄华,气温下降,露水更冷,标志着深秋的来临。
自古逢秋悲寂寥,苒苒物华休,从繁华到落寞,“寒露”作为时令符号,即是自然节气的更迭,也是彼时诗人心境的投射。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颔联聚焦池上花草,细致地刻画了兰草和荷叶在寒露时节的状态,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兴衰的感慨之情。
深秋时节,露冷霜寒,池畔昔日茂盛的兰草,彼时已经逐渐衰败,花朵开始变白,生命进入凋零状态。
而那池中的荷叶 ,虽然已经残破,但脉络间仍保留着一丝青翠,如同生命的脉络 ,在逆境中延续着坚韧。
花开有期,兰之“衰”是自然规律的必然,可草木一秋,荷之“青”却是逆境中的不屈,虽残破,却依旧青翠。
草木枯黄,寒意零零,这寂寥的秋日,触目皆是一派萧条之景,可因为那残荷上的一抹青翠,却令人心明眼亮 。
此联通过植物的生命状态,隐喻人生境遇的起伏,外在的衰败或许不可避免,但内在的精神仍可如荷叶般保持青翠。
![]()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鹤身姿优雅,举止从容,常被看作是高雅、闲逸生活的象征,诗人常借其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或自身的高雅志趣。
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就反映出他 豁达乐观的心境和对自由 、高雅境界的追求。
”孤鹤在阴云,独立鸣不已“,鹤也被用来象征着君子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德和美好操守。
白居易此诗中独自静立岸边的孤鹤,即是其超然物外心境的写照,看似形单影只,但却因为执着的坚守,内心无比丰盈。
就如他此年拒绝出任同州刺史,选择分司东都,做一个闲官,远离朝堂纷争,和官场倾轧,亦是超脱世俗的姿态。
所以,因为内心的丰盈,这个秋夜与其而言并不孤寂,那双飞的萤火虫,即是暗夜中的光亮,也是生命对温暖的追寻。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尾联以问句收束全文,将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升华为情感的共鸣,由景入情,点明主旨,富含哲思,令人眼前一亮。
这“寥落境”三个字,既是实指彼时池畔的荒凉,同时也是虚指人生的孤寂;而“酒初醒”则点明了诗人从醉意中回归现实的状态。
而彼时,诗人就处于这样一个寂寥 、冷落的环境中,曲终人去 ,酒意消散,唯有天边那钩新月 ,伴着他的孤独与惆怅。
秋意深沉,一年将尽,花甲之年的诗人,面对年华如水般流逝,怎不心生苍凉之感,这寂寥,即使其酒醒后对生命本质的直面。
尾联以景结情,余韵悠长,这”酒初醒“的场景,一如丰子恺画中的留白,意蕴悠长,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
生命在衰败中寻求生机,孤独在喧嚣中更显深刻,而真正的清醒,就是接受生命中的寒露,并在其中寻得一份超然的宁静。
![]()
后记: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彼时,白居易54岁 ,杭州任满北归,在洛阳香山履道里购得已故散骑常侍郎杨凭故居。
“都城洛阳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隅,东南之胜在履道里”,此宅园占地近二十亩,位置极佳,每每谈及此园,白居易都非常骄傲。
此后除了短暂地出任苏州刺史,余生都居住于此,每每说起履道坊宅园,他也大多都以“池上”称之,故其笔下的池上,并非一般的池塘。
大和九年(835),白居易出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时年63岁的他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官闲事少,有俸禄可拿,仍居洛阳,正是他向往的生活。
这首《池上》,即作于这年的寒露时节,通过秋景的衰变和生机,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哲思,饱含人生况味。
参考文献:
《白氏长庆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