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点来,五点才拿到号,十点半才咬到空气。”李女士说完,把65块的周杰伦煎饼塞进保温袋,像供祖宗。旁边小姑娘舔口边缘,立马被妈拍手背:“别碰,先拍照!”这哪是夜宵,这是朝圣。
![]()
曾雅鑫,95后,原教培美术老师。双减之后,她老板跑路,工资欠条三张。她回家把平底锅当画布,巧克力当勾线笔,练了一个多月,手被热气烫出三泡。8月第一天出摊,卖了7个,收入105块,回家一算,颜料成本98。她老公说:“赔是赔了,但比被家长投诉强。”现在每天60号,雷打不动,手速从十分钟压
到七分
半,依旧干到凌晨。她说:“我不是在卖煎饼,是在卖‘你等得起’的优越感。”一句话,把饥饿营销写进骨子里。
![]()
排队五小时,值吗?我问过三个大学生,他们原话:“盲盒抽不到隐藏,这里一定能拿到本命。”“演唱会山顶票也要580,这个还能吃。”“发小红书,点赞破千,流量就是硬通货。”听明白没?买的是可食用手办,是社交货币,是“我在现场”的勋章。真以为大家饿?都饱得很,就缺一个发朋友圈的由头。
![]()
65块贵不贵?菜市场鸡蛋灌饼5块,加肠7块,老板还给你抹辣酱。曾雅鑫的煎饼,鸡蛋+牛奶+果蔬汁,成本算4块,设备折旧1块,人工摊3块,总成本8块。毛利87%,比喜茶狠。有人骂:“抢钱!”我帮你算笔时间账:她一天干7小时,出50个,营业额1300,扣掉材料费400,剩900。两人分,一人450,时薪64,比外卖骑手高8块,比美术老师低20。这还没算雨天不出摊、周一想休不敢休、手被热气烫到抹牙膏。暴利?暴个鬼。就是挣点手艺钱,比上班自由,比直播体面。
![]()
最惨的是后面想学的人。已经有小伙拎A3画板站旁边,问收不收徒弟,张口就要“全国加盟”。曾雅鑫摇头:“我锅才两把,画不过来。”小伙转头拍短视频:“姐妹们,卡通煎饼风口来了!”评论区清一色“求配方”“求地址”。我敢打赌,再过俩月,成都夜市会冒出二十家“皮卡丘煎饼”“玲娜贝儿煎饼”,价格从65卷到35,再卷到15。卷死同行,也卷死自己。最后大家一看,哟,原来还是鸡蛋灌饼香。泡沫戳破,只剩一地巧克力渣。
![]()
有人说政府该管管,限号算哪门子市场经济。我偏要说,管啥?人家一没占道经营,二没油烟扰民,三没涨价垄断。取号排队,愿打愿挨。城市需要这种“无用之美”,就像需要樱花、需要盲道、需要24小时书店。真把摊位逼没了,夜市只剩十元三串的鸭肠,你就满意?留点缝隙,让奇怪的梦想生根,这是夜市的慈悲。
![]()
那65块煎饼到底吃不吃?我现场盯了十分钟,30%当场啃,边啃边惋惜;40%拍照半小时,回家放冰箱,三天后长毛扔掉;30%真空打包,说要“永久珍藏”,结果下周搬家全碎。浪费吗?浪费。但浪费的是自己的钱,没碍着谁。就像有人买手办不开盒,有人买球鞋不下地。成年人,花点钱买快乐,天经地义。别用“饿死人”绑架,真饿的早去领免费盒饭了。
![]()
写到这儿,肚子咕咕叫。我走到摊前,扫码取号,小程序弹出一行字:“今日已约满,明天请早。”得,继续饿。65块,我掏得起,时间我耗不起。这一刻我忽然懂了:曾雅鑫卖的不是煎饼,是城市人“慢下来”的幻觉。我们排队,是在给疲惫的自己递一张小奖状。至于奖状能不能吃,谁在乎。
在新加坡生活
435篇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