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文化本是新时代的产物,代表着人们包容性的增加。
当你想做一件事时,找朋友,朋友没时间。找伴侣,伴侣没兴趣。
这时候,找个“搭子”就是很好的方法。
搭子文化,不是男女情感,而是基于共同目的或兴趣而形成的新型社交关系。
交往不必过密,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刻意维护。
当想要健身时,可以找个球搭子、跑步搭子、爬山搭子;
当想要分享生活时,可以找个饭搭子、八卦搭子、旅游搭子;
还可以找学习搭子、育儿搭子、钓鱼搭子......
比如,当有一个人和你口味相似,饮食的消费能力相近,又知道很多美食,还能一到饭点就能迅速集合,一起干饭的人。这就是很好的一个“饭搭子”。
或者,当你和一个人有共同的目的地偏好,相似的消费观,同等的脚力和体力,以及都对旅游有着相同的热情时,就是很好的“旅游搭子”了。
![]()
但当“搭子”越了界,事情就不妙了。
当异性作为,“聊天搭子”、“跳舞搭子”、“露营搭子”这些,本来一开始是为了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娱乐娱乐的“搭子”。
结果搭着搭着,尺度越来越大,无论是一起聊天的内容尺度,还是在一起做的事情的尺度。
可能一开始俩人都没想怎样,只觉得是一起“玩儿”而已。
但慢慢地,夫妻间,分享欲给了外人,时间给了外人,兴趣爱好、好的情绪,也给了外人。
这个时候,夫妻之间的关系就会慢慢变淡,最后,同床异梦,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
以前总觉得出轨是偷偷摸摸的事,藏着聊天记录、躲着接电话。
可现在倒好,有些人光明正大地搞暧昧。
还美其名曰“灵魂伴侣”“异性闺蜜”,把婚姻里的忠诚当摆设。
很多婚姻的变化都起始于跟异性聊天。
“我俩没什么,就只是聊聊天而已。”
“聊个天很正常,是你想多了。”
![]()
当你当你发现伴侣和其他异性频繁聊天,质疑对方,对方却一脸信誓旦旦地这样回应你时,你是否会在心里犯嘀咕?
真的只是普通朋友,随便聊聊而已吗?真的只是我想多了吗?
为啥都有对象了,也结婚了,还是喜欢跟陌生人聊天?频繁聊天会不会出G?
与其他异性频繁聊天,不一定抱着出G的目的,但这样的举动,无疑会为出G(尤其是精神出G)“埋下伏笔”。
频繁聊天,会拉近两人的心理距离,让双方产生一种“关系非比寻常”的错觉。
![]()
聊天的人会由陌生到熟络,再到逐渐习惯,即使行动上没有出軌,精神上也容易分心,会对聊天对象产生心理期待及依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伴侣之间相处需要磨合。
但线上聊天就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鸡毛蒜皮和生活压力,还能相互提供情绪价值。
不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就能带给聊天者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
什么样的人,会在婚后与异性频繁聊天呢?
精神世界相对空虚,通过聊天打发时间;
因为陌生和不了解,对异性充满好奇心;
志趣相投,聊得来,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话题;
情感受创,想从异性那里寻求共鸣和安慰;
![]()
上述这几种情况,除了“志趣相投聊得来”,其他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
就是内在是匮乏的、不完整的,才会潜意识将目光投向外界,从其他异性身上寻求情感或价值补偿。
那么异性的闪光点越被放大。
和异性聊天越频繁,伴侣在你心目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越低。
你就会越不想依赖眼前的人,而是对外界的异性投去不切实际的期待。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怎么看呢?
欢迎评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