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 ,福耀玻璃的公告打破了行业平静。
79岁的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长子曹晖接棒成为新任掌舵人。外界最初将此举归因于年龄——毕竟距其80岁生日仅剩一年。
但曹德旺在采访中揭开了自己的考量:“明年是我创业50周年,早退一年,曹晖就能多受一年历练。”
![]()
▲图源:福耀玻璃公告
实际上这场交接并不仓促,而是早有铺垫。早在2023年初,曹德旺就撰文透露“交接班已展开三年有余”,此次卸任是将“个人掌舵”转向“体系运转”的关键一步。
当然,他并未彻底离场,而是保留董事职务并出任“终身荣誉董事长”,继续参与战略规划,形成“退而不休”的护航格局。
这种“放权不放任”的安排,既给了接班人空间,又守住了企业的战略根基。
而在曹德旺多个孩子中,曹晖的接棒也绝非偶然,而是18年系统性培养的结果。这位美国贝克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刚入福耀就被父亲扔进车间,从帮师傅跑腿、顶替加班做起,一待就是六年。
当他熟练掌握生产流程后,又被派往香港开拓销售渠道,从零搭建网络,再历六年沉淀。
真正的考验在2001年到来。美国分公司陷入掌控危机,曹德旺果断将已是高管的曹晖派往海外,恰逢福耀遭遇入世后首起反倾销诉讼。
曹晖带领团队鏖战三年胜诉,不仅保住北美市场,更为福耀后续在美五州设厂铺平道路。
在曹德旺眼中,曹晖“吃苦耐劳、敬业且业务精通”,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
▲图源:视频截图
如今55岁的曹晖,早已是员工熟悉的管理者。在他参与核心管理期间,福耀2024年营收达392.5亿元,税后利润7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87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样的业绩背书,让交接获得了管理层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回头看,福耀的平稳过渡,本质是“股权基础”与“业绩底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股权结构上,曹德旺作为控股股东,家族持股集中且无复杂派系,不同于娃哈哈等企业的股权纠葛,避免了接班中的权力内耗。
更关键的是,他提前三年搭建现代化管理梯队,让“董事长只是符号”的体系化运营成为可能。
业绩的持续暴涨则为交接注入强心剂。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福耀,34%的市场份额构建起竞争壁垒。
在国内,其产品适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成为主流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在北美,反倾销胜诉后彻底摆脱关税桎梏,五大州的生产基地持续贡献营收。
2024年一季报至年报的营收稳步增长曲线,印证了企业正处于上升周期,为权力交接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曹德旺在近年办了一所大学,但辞职后的曹德旺,并未将精力转向刚开学的福耀科技大学。
![]()
▲图源:微博
这所他捐资百亿打造的学府,被其视为“人生第三幕”,承载着“济世为民”的报国初心——瞄准制造业高端人才缺口,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
不过,他明确表示“绝不深度干预”,将管理权完全交给王树国校长带领的专业团队,这种“放权”与企业交接的思路如出一辙。
对比娃哈哈等民企接班时的动荡,福耀的平稳过渡给出了范本:提前布局的接班人培养、简单清晰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发展同频的业绩增长,三者缺一不可。
这场辞职不是落幕,而是曹德旺为福耀设计的“双轨传承”:企业交给历练成熟的接班人,社会责任托付给专业的教育团队。
79岁的他用一次清醒的选择证明,真正的企业家智慧,不仅在于如何开创事业,更在于如何让事业超越个人生命而延续。
参考消息:
广州日报:《曹德旺辞去福耀玻璃董事长:“我快80岁了,也该交班了”》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