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罗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迎来了一场考验,这也是自消化内科成立以来接收的首例幼童经在内镜下行食管内异物取出术。
近日,消化内科门诊105诊室司岗贺副主任接诊到一名7岁7个月男性患儿,因3天前在吃饭时不慎误吞鱼刺,起初只是感到轻微的吞咽疼痛,并未引起家人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逐渐剧烈,遂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详细询问患儿病史,进行CT检查后,发现鱼骨状异物已刺破食管入口处。考虑到鱼刺刺破食管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大出血。鉴于患儿病情紧迫,医护团队立即启动救治绿色通道,开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多学科联合救援紧急启动。上报消化内科徐元亮主任医师,立即组建联合救治团队,经会诊评估讨论,决定采用气管插管下胃镜取异物治疗方案——该方式既能精准定位,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创伤。
患儿被送进手术室后,在消化内科徐元亮主任带领指导,司岗贺副主任、陈会会护师在麻醉科团队协作下,气管插管行“胃镜检查+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精准找到一大小约1.5cm×0.2cm鱼刺,已导致食管壁局部粘膜水肿伴有轻微渗血。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食管黏膜划伤、食管穿孔,甚至划破动脉造成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司岗贺副主任运用异物钳小心翼翼夹住鱼刺一端,通过巧妙旋转并轻柔脱离食管壁,成功将整根鱼刺游离并带出体外。最终宣布手术圆满成功。
![]()
在医生的精准操作下,刺破男童食管的鱼刺被完整取出
手术结束后转入病房,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患者恢复良好,进食无疼痛感,准备于近日出院,家属向司岗贺副主任及消化内科医护团队表示由衷的感谢。此案例展现了罗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业团队紧急案例处置的能力,也提升了针对儿童消化道救治这方面的实践成果。
消化道异物预防与治疗
1.儿童消化道异物威胁
消化内科徐元亮主任指出,儿童消化道异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常常成为儿童生活中的潜在威胁。儿童可能误食纽扣、电池、硬币以及磁力珠等物品,这些异物可能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日常用品。另一方面,进食时的呛咳误吸也是另一大原因,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进食时可能因为哭闹或玩耍而吸入异物。此次患儿所遭遇的鱼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边缘锋利,一旦嵌顿在食管壁上,就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如局部水肿、出血、炎症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溃烂和上消化道梗阻。患儿会因此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和异物感等症状,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进一步延误病情,甚至面临消化穿孔等严重风险。
2.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推广
积极采用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创伤小,还能直接有效地取出消化道异物,从而迅速缓解患儿的痛苦。
消化内科作为罗山县人民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消化道异物问题作为生活中的潜在威胁,一直是消化科医生们关注的重点。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消化科医生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治疗方法,其中,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应用和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消化科自2024年成立以来,提供全面的诊断治疗服务,在内镜检查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能够直接有效地取出消化道异物,从而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讯员 王玉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