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我们突然就撞上了自己生理和能力的天花板,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中年危机就是不得不面对的“一路下坡”。
在这一切的“衰退”中,却有一件本领恰恰最适合抓起来,只要抓住,哪怕生活的一切条件都不变,我们也能过得更好。
这项本事,就是“与情绪相处”。
注意,不是“控制情绪”,而是认识情绪,并且好好跟情绪相处。
千万别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了,能和情绪好好相处,就相当于节省耗能,让慢慢稀缺的心力、精力、能力都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人到中年,最关键要学会“省着用”,对于情绪这件事,咱们不要对抗,也不要沦陷,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
图源:影视剧截图
情绪就像是人类漫长进化史中形成的“自动驾驶”机制的一部分,它并不受理智控制,相反,情绪反而能干扰“理智”。
哪怕你暂时用理智控制情绪,它最终也会跑到更底层的地方去,让你心跳不爽,呼吸不爽,血压不稳定,吃不下睡不着,损耗人类生命的基本能量。
——就属于,你不让我好,大家都别好好过了。
那怎么办?
我们打不过,就加入啊。
![]()
图源: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 截图
01
好好相处三部曲
和情绪好好相处其实只需要三个步骤:
1、当我感受到情绪来的时候,先停下来,往前倒车,先回去找感觉。
很多人遇到情绪不好,习惯于去找是什么事情让我这样了。但你们有没有发现,人在情绪里,有时候很难真的找到那件事,而且有时候为了要找到那件事,反而会变得更加烦躁,情绪更不好。
那咱们就用另一个思路:不要去描述什么事情让我不好了,而是描述,什么感觉让我不好了。
比如领导骂我,我的感觉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骂我,每一次我被骂,都是同一种感觉的。
有些时候我们被骂无动于衷,有时候我们被骂还高兴。
所以,激发情绪的,并不是“被骂”这个事件,而是我们被骂时候的感觉。
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对很多很多人,包括此刻正在看文章你们,都是一个看似简单至极,其实很难回答的问题。
![]()
图源:网络
不信,你回答看看,上一次生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现在被这篇文章打动的瞬间,你具体有什么感觉……
你说昨天你家娃又闹妖了,他大叫大嚷的瞬间,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不是最多吐出两三个字,然后就愣住了……
举个例子,不是只说“我难过”,而是具体描述,我怎么难过,这种感受描述得越具体,越详细,越清楚,我们其实就越能知道下一步,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
很多朋友会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我脑子里反反复复就是难过,生气,伤心这几个字。
没事,可以用ai助手,比如,我就是难过,但我说不出来怎么难过。
你可以让ai助手给你100个跟难过相关的描写感受的词,从里面挑选,哪几个更像你的感受。
你还可以让ai给你举例子,什么是难过,什么是沮丧,什么是伤心,在文学名著中用这些词汇的经典场面是什么,然后你看,你挑,哪个更接近你的感受。
(引导孩子也是一样的方法)
![]()
![]()
图源:DS截图
我们长久以来,是“忽视自己感受”的,感受是情绪的触发器,我们如果真的想要跟情绪好好相处,那就一定要先认识我们自己的感受。
不管多大的事,多糟糕的情况,我们先问自己(当然也可以事后复盘问自己):我有什么感受。尽可能尝试用语言去描述这种感受,说给自己听。
![]()
图源:影视剧截图
2、我知道了感觉,我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描述清楚自己有什么感觉以后,差不多也就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了。
我们同样再做一步,就是描述从感觉到情绪的过程:我感觉到了什么,所以激起了我怎样的情绪。
比如,当我的孩子跟我说,他的后脑被某个同学撞伤了,我一下子感觉,特别紧张,我特别害怕我的孩子被撞伤了脑子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这种紧张害怕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激起了我的情绪
我的情绪有愤怒,我恨不得立刻找老师,找对方发火;
我的情绪有恐惧,我特别害怕我的孩子受伤严重;
我的情绪有罪恶感,我的孩子受伤了我好像有错;
我的情绪有紧迫感:我恨不得马上飞到医院去;
我的情绪有焦虑:到医院多麻烦,检查多麻烦,这所有的事情多麻烦啊……
![]()
图源:网络
当然,在这个例子中,发生事情的瞬间,我们不可能一一描述出这么多的情绪,这可能是事后复盘的样子,但如果我们经常做这种描述练习,那在现场,我们可能会立马识别出愤怒、恐惧等几种明确的情绪。
我们会意识到,现在是情绪要出来抢夺控制权了,问问自己,我要不要交给情绪来自动驾驶。
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选择要不要让情绪控制一切。
像是上面的案例,我们都知道,孩子去医院要紧,不能完全交给情绪,那我们就适度跟老师发脾气,适度打电话跟亲友哭诉求助,让情绪发作,但是让理智也不要退场。
3、按情绪的需要去做
到了这一步,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反认知”的方法。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被告知通过理智让自己化解情绪,但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按情绪的需要去做。
所有好的情绪,其实都是我们的生命需求被满足了,或者能够被满足而产生的。比如,我们看见丰富的食物高兴等等,这些都是需求被满足了。
而所有不好的情绪,背后都是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是怎样的,就再问问自己,我现在需要什么?
例如孩子受伤了我愤怒,我对公平的需求被破坏了,我对安全感的需求被破坏了,等等。
那就满足情绪的需求;我们可以批评老师、对方,要求道歉,要求赔偿,这些需求满足了,就能让愤怒的情绪得到满足。
我焦虑各种麻烦,那就求助家人,要求老师去安排医院、叫车、挂号,总之你们把麻烦事处理好,这样焦虑的情绪就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
图源:网络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会说,有一些需求,我们是满足不了的,比如孩子生病受伤了,我的需求就是他没事,但不能马上满足啊。
对,很大一部分需求,我们不能马上满足,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出来,让自己清楚的知道,我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去做,我们去一点点满足自己。
即便一辈子努力也满足不了全部,但我真的在为满足自己而向前走。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很感慨,身为人母,有多少次情绪崩溃呢?
不管是因为孩子就是不写作业,还是老公就是对面前的垃圾视而不见,我们都一次又一次地处理了事件,处理了“对方”,但却一直一直没有问自己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亲爱的自己啊。
![]()
图源:网络
04
更好的中年
中年,确实是一个当顶梁柱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外有房贷车贷,内有身体早衰……这一切,普通人也许都无力去对抗和改变,只能默默地承担。
唯有一件本领,是人在中年特别能够体悟的,也尤其应该掌握的,那就是“什么才是真的对我自己好”。
年轻气盛时,当然也就年少轻狂,把各种各样剧烈的生命消耗当做是“爽”,为了虚拟的游戏和根本不帅的渣男彻夜不眠。
只有到了中年,只有真正体会到了“老、弱、病和无能为力”,我们才会感受到自己身心的极限,同样,才会真正能体会爱自己的意义。
爱自己不仅仅是给自己花最多的钱,不是甩下一家老小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从根子上,学会跟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相处,一个能好好和自己情绪相处的人,就能好好和别人的情绪相处,也就能好好和整个世界相处。
![]()
图源:影视剧截图
我们可能确实“挣不到更多钱了,爬不到更高的位置了,学不会新本事,找不到新出路了”,但我们真正拥有此刻的生活,此刻的自己。
此刻的我们,是一生中最年轻的我们,怎么能不去珍惜呢?
我爱此刻的自己,爱我的沮丧和孤独,爱我的失落和悲伤,甚至对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都感到珍惜——因为我明白,这些不好的情绪,和那些最好的情绪一样,是我还好好活着的证明。
假如我自己都不好好照顾我的坏情绪,好好珍惜我的好情绪,那还要指望谁,指望哪一个别人,来比我自己,更爱我,更好好对待我呢?
人生,不过就是一面往前走,一面问自己:亲爱的我啊,感到了些什么?
![]()
图源:影视剧截图
正在团
上海一下子就很冷了,听说北京一夜入冬。我这周四会有个家纺专场,是我们国货品牌CASUCA。
这次特别选了一些冬季四件套和鹅绒被。尤其鹅绒被,可以说参数比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包括国外品牌)都高,但价格却被我打下来了。
有需要的朋友们,记得预约,周四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