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嘞个去!在韩国,40多岁的人最怕的不是癌症、不是心脏病,居然是自己?最新数据一出来直接惊掉下巴——去年韩国40多岁人群里,自杀的人比病死的还多,这还是中年群体里头一回出现这种离谱情况!
更让人破防的是,这不是个例而是趋势。韩国统计厅刚发布的《2024年死亡原因统计结果》显示,去年10到49岁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死因排第一的全是自杀;50多岁的人里,自杀也紧跟癌症排第二。有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中年死因都是疾病主导,自杀成头号杀手,这在全球都极为罕见。
是什么导致了韩国中年群体“求生不得”的困境?为什么韩国中年人连“活着”都成了难题?什么才是比疾病更可怕的社会压力?
更令人窒息的是,在全球范围,自杀普遍是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但在新加坡和韩国,自杀则连续多年排在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
一、韩国自杀率全球第一,中年成“重灾区”
韩国的自杀问题,早就不是“小麻烦”而是“国家病”。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韩国稳坐“自杀率冠军”宝座——每10万人里就有24.1人自杀,把立陶宛、斯洛文尼亚这些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连同样被中年危机困扰的日本都得甘拜下风。
而最扎心的是“年龄靶心”全对准了中年人。去年韩国40多岁人群里,26%的死亡都源于自杀,稳居第一,甚至超过了疾病致死的人数。50多岁的比例也有12.2%,仅次于癌症。对比一下其他国家,这个数字简直离谱到魔幻。
再看看邻居日本,虽然40到44岁人群里自杀和癌症比例接近,分别是22.3%和27%,但过了45岁,癌症占比就一路涨,自杀占比直接跌到10%以下,越往中年后期越安全。相比美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023年的数据显示,34到44岁人群自杀人数才8533人,连头号死因“意外事故”的四分之一都不到;45到54岁的自杀人数,也只是癌症死亡人数的零头。
这么一对比就看明白了:日本中年自杀率是“越老越降”,美国中年自杀只是“小概率事件”,唯独韩国,40到59岁的中年人像是被自杀“钉死”了,率居高不下,完全没看到下降的苗头。
![]()
二、不是想不开,是活不起:压垮中年人的三座大山
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韩国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媒体的一句话点破关键:这根本不是个人心理问题,是经济、就业、社会孤立三座大山,把中年人逼到了绝路。
首先是“钱袋子”的危机。韩国这几年经济波动不断,中年群体刚好卡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关口,房贷要还、孩子学费要交、老人医药费要扛,可收入却一点不省心。很多中年人干着“非正规就业”的活儿,没有社保、没有稳定收入,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断了生计。有网友扒出,韩国40多岁群体里,“月光族”占比超三成,还有近两成人背着超过年收入5倍的债务,这种经济压力,换谁都得喘不过气。
然后是“饭碗”的噩梦。韩国职场的“年龄歧视”比想象中更严重,35岁就是一道坎,40岁以上想跳槽简直比登天还难。一旦失业,再就业的概率不到三成,很多人只能去打零工,收入直接砍半。去年韩国统计数据显示,40到59岁失业人群中,超过六成失业时间超过半年,不少人从“职场精英”一夜变成“家里累赘”,这种落差感足以击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更致命的是“没人陪”的孤独。韩国社会的“竞争文化”从小就刻在骨子里,中年人为了拼事业,往往没时间维系亲情和友情。有调查显示,韩国40多岁男性每周和家人深入交流的时间平均不到1小时,朋友聚会一年超不过5次。一旦遇到挫折,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孤独感像潮水一样把人淹没,最后只能选择极端方式。
![]()
三、全球都恐惧的“中年危机”,韩国为啥独陷死局?
其实中年危机是全球通病,但为啥偏偏韩国栽得这么惨?对比日韩的差异就能找到答案。日本虽然也有中年压力,但有两个“缓冲垫”:一是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虽然在弱化,但很多大企业还是会给老员工留后路;二是日本的社区支持体系很完善,每个社区都有中年心理咨询站,还有“互助小组”,让中年人能找到同伴。
而韩国刚好相反,职场“内卷”到极致,企业恨不得“35岁裁员、40岁清退”,完全不给中年人留余地;社会支持又严重缺位,政府的中年就业扶持政策大多停留在“喊口号”,心理咨询服务要么收费太贵,要么覆盖不到位。有数据显示,韩国中年群体中,有心理问题的人里,只有12%接受过专业帮助,剩下的全靠自己硬扛,扛不住就只能“崩盘”。
更可怕的是“社会偏见”的恶性循环。在韩国,很多人觉得“自杀是丢人的事”,连家属都不敢公开谈论。媒体报道中年自杀事件时,也总爱往“个人心理脆弱”上靠,很少提背后的社会问题。这种偏见让很多有自杀倾向的中年人不敢求助,也让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最后形成“越忽视越严重”的死局。
![]()
四、破局的希望:别让中年人“独自过冬”
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韩国民间已经出现不少“中年互助组织”,比如首尔的“40+同行会”,每周都会组织失业中年人聚会,分享求职信息、交流心理感受,成立一年就帮助200多人重新找到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韩国政府也终于开始行动。今年韩国劳动部推出“中年再就业计划”,给雇佣45岁以上员工的企业发补贴,还开设了100个“中年技能培训中心”,免费教电脑操作、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卫生部门也扩大了心理咨询服务覆盖,把中年心理咨询纳入医保,让更多人能看得起病。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有专家测算,要想把韩国中年自杀率降下来,至少需要投入每年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0亿元)的资金,用于就业扶持、心理服务和社区建设。更重要的是改变社会观念,不再把中年危机当成“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挑战”。就像网友说的:“当一个国家的中年人连活着都需要勇气,那这个国家的未来才真的危险。”
![]()
结尾
笔者也是一名中年人,恰好也是80后,妥妥的40+中年人。
去年韩国有位45岁的失业工程师,在遗书里写了一句话:“不是我想放弃,是这个世界没给我留位置。”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当自杀成为中年人的“头号杀手”,我们该追问的不是“他们为什么想不开”,而是“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韩国的中年自杀危机,是经济压力、职场不公和社会冷漠酿成的苦果。现在缓解困局的种子已经种下,但要开花结果还需要时间。那些正在“独自过冬”的韩国中年人,能等到春暖花开吗?而我们又能从这场危机里,学到怎样的教训?
答案,藏在每一个对中年群体的关注和支持里。
(参考信源:英国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韩联社、亚洲经济、韩国统计厅《2024年死亡原因统计结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自杀率统计、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韩国劳动部公开文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