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卖市场格局生变,京东强势入局打破双寡头态势,饿了么、美团、京东形成“三足鼎立”,竞争从价格补贴转向品质服务与供应链能力比拼。9月,罗永浩吐槽西贝菜品多为预制菜且未标注,引发舆论热议,西贝历经否认、开放后厨等波折后最终致歉并承诺调整菜品制作方式,这场风波暴露了连锁餐饮标准化与消费者知情权的矛盾。
从外卖大战的激烈博弈到西贝莜面村的战略调整,中国餐饮业正经历深度变革。这两大事件不仅折射出行业当下的竞争格局,更揭示了未来发展的核心逻辑——在数字化浪潮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餐饮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从单一业态竞争转向生态系统构建。
外卖大战:流量红利消退下的生态重构
外卖市场的“三国杀”本质上是互联网巨头对本地生活服务入口的争夺。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外卖日单量突破2亿单,全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4万亿元,但补贴退潮后,用户心智已从价格敏感转向体验优先。美团市场份额已从2025年一季度的70.1%降至46.9%,而淘宝闪购凭借电商生态协同、京东依托物流优势迅速崛起,形成“三分天下”格局,这一变化迫使餐饮商家重新审视线上渠道价值。
成本结构方面,美团将佣金拆分为6%-8%的技术服务费和按距离、时段浮动的履约服务费,商家可自主选择配送方式,例如3公里内订单费率下降,帮助中小商家通过缩短配送半径降低成本,但远距离低价订单仍面临配送成本压力,倒逼商家优化菜品结构,推出高毛利套餐。
流量入口也逐渐分散,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成为新的获客渠道,消费者通过抖音发现餐饮信息,线上营销可提升到店转化率20%以上,这意味着商家需构建“内容种草-平台转化-私域沉淀”的全链路运营体系,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平台。
同时,用户体验升级需求凸显,根据《上海市“放心外卖”食品安全白皮书》(2025年9月发布)的调研结果,64.8%的消费者认为“后厨实时直播及操作过程可视化”最能提升信任度,海底捞、许府牛等品牌通过“阳光厨房”实现食材追溯,浙江“外卖在线”平台整合监管数据破解外卖信任危机,未来数字化透明化将成为竞争标配。
西贝预制菜事件:传统餐饮的转型阵痛与破局之路
市监总局2024年3月发布的《通知》,为预制菜划定了一条关键边界——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只要门店再加热就不算预制菜。这条规则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区分“预包装即食预制菜”与“门店即时处理的餐食”,给餐饮企业保留灵活的供应链空间,但也客观上留下了一道“操作窗口”。
西贝的做法,正是精准踩在了这一规则边界上。把牛肉的预煮、调味这些决定风味核心的工序,全放在内蒙古中央厨房完成,还通过真空包装、速冻技术锁鲜,相当于把“菜的灵魂工序”都前置了。到了门店,所谓的“加工”只剩下拆袋、复热,最后撒把葱花点缀——从流程上看,每一步都符合《通知》里的界定,法律层面挑不出错。但这种“合规操作”,却和消费者对“现制餐饮”的期待背道而驰。
![]()
消费者走进西贝,期待的可能不只是一盘熟牛肉,还有现做菜的“烟火气”:比如锅底现炒的香气、食材在锅中翻炒的即时感、调味根据火候微调的鲜活。但拆袋复热的餐食,即便口感不差,也少了这些“即时制作”的体验,吃起来难免有股“工业标准化”的味道——不是说味道不好,而是少了餐饮本该有的“现场感”。这里的矛盾点在于,规则只定义了“工序流程”,却没覆盖“消费感知”:法律上的“不算预制菜”,和消费者吃出来的“像预制菜”,成了两回事。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供应链效率与消费体验产生冲突时,规则该如何平衡?餐饮企业用央厨前置工序,能降本、保口味统一,这是商业理性;但消费者为“现制”付费,买的也是一种“体验价值”。现在的规则,更偏向于规范“品类定义”,却没触及“体验落差”的核心。或许未来,这类规则需要更细致的补充——比如界定“再加热”之外,还该明确哪些核心工序必须在门店完成,才能真正兼顾企业合规与消费者权益,避免“合规但失味”的尴尬。
效率与信任共生:餐饮业在变革中迈向新生态
外卖“三国杀” 的格局重塑与西贝预制菜风波,共同勾勒出中国餐饮业转型的核心命题:在效率与信任间寻找平衡,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外卖市场已告别烧钱混战,京东、美团、淘宝的“红黄蓝” 阵营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主打品质外卖,美团深耕本地生活生态,平台竞争焦点从流量争夺转向供应链协同与跨场景服务,推动行业从 “低价内卷” 走向 “价值竞争”。这种变革倒逼餐饮企业适配即时零售需求,加速菜品标准化与配送体验升级。
西贝事件则暴露了行业深层矛盾:中央厨房的效率优势与消费者对“烟火气” 的期待存在落差。风波后,老乡鸡的菜品溯源、大米先生的后厨直播等透明化举措走红,印证消费者并非抵制预制菜,而是渴求知情权。这推动行业形成共识:要么像连锁品牌般公开工艺筑牢信任,要么如街边小店般以原生烟火气立足,中间派生存空间持续压缩。
展望未来,餐饮业将呈现三大趋势:平台端聚焦生态协同,以供应链与数智化提升服务效率;企业端强化透明化表达,通过明厨亮灶、工艺公示重建信任;市场端加速分化,规模化品牌与特色小店各占赛道。在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驱动下,效率与信任的共生将成为行业主旋律,推动餐饮业在规范中释放更大市场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