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深圳国资委为万科输血259亿,被视为终极托底。
然而市场却用脚投票,股价接连下跌,市场估算总负债高达8729亿,原来比资金断裂更可怕的,是人心涣散。
当董事长辛杰消失,前总裁被抓,加上背后负债千亿,谁还敢相信“这艘巨轮”?
![]()
编辑:AJY
救火队长自己先着火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的不是万科的玻璃幕墙,而是市场的信心。
故事的开端,充满戏剧性。
2025年1月,深铁董事长辛杰空降万科,被外界看作是国资背景的终极托底,是给市场吃的最大一颗定心丸。
![]()
大家都寄希望于他,因为他的背景太对口了,在国企待了多年,化解债务是老本行。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救火”只烧了9个月。
9月18日,辛杰在深圳开了个会后就没了踪影,失联的传闻很快传开。
24天后,一纸公告宣告他辞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
越强调没问题,越容易让人多想,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是国企背景的掌门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更让人不安的是他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万科董事长,还是深铁的一把手,手里握着深圳轨道交通的千亿项目。
![]()
一个“救火队长”自己先“着火”了,这对万科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连大股东派来的核心人物都自身难保,万科这艘船的水,到底有多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新任董事长火速接任、试图稳定军心之际,一个更重磅的炸弹被引爆——万科前总裁祝九胜被刑事拘留。
![]()
祝九胜是万科的老将,2018年起担任总裁,是郁亮时代的二号人物。
关于他的传闻,年初就已甚嚣尘上。
一封举报信直指祝九胜在2017年短暂离职期间,利用“第三方顾问”的身份,构建了一个由上千家影子公司组成的庞大利益网络,操控资金上百亿。
![]()
如果说辛杰的“失联”还可能与万科无关,那祝九胜被刑拘,则是一把尖刀,直插万科心脏。
它揭示了万科内部可能存在的巨大管理黑洞和利益输送问题。
这让所有给万科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问题:我借给万科的钱,到底流向了哪里?
![]()
是用来保交楼、还债券,还是流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当银行开始怀疑,当信托开始观望,当债券买家开始抛售,一场“抽贷、断贷”的信用危机就可能瞬间爆发。
这才是悬在万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一个攒了半辈子钱买了万科房的人,现在每天刷新闻,看到这些消息,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手机里存着销售顾问的微信,以前天天发优惠信息,现在半个月没动静了,他能不慌吗?
这种由内而生的信任危机,比8729亿的负债更可怕,因为它动摇的是万科的“信用地基”。
![]()
![]()
寒冬里,巨轮失去了引擎
如果说“人祸”是地震,那“天困”就是随之而来的海啸。
翻开万科的账本,数字依然触目惊心。
总负债高达8729亿,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就有1553亿,而账上的现金只有不到700亿,资金缺口超过800亿。
![]()
更糟的是,万科的赚钱能力还在急剧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1053亿,净亏损119.5亿,算下来每天要亏差不多2亿。
这就尴尬了,钱不够,房卖不动,人心慌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卖房收入吗?
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卖了691亿的房子,可这笔钱并不能直接算成利润。
![]()
房企的预售制度决定了,卖房钱先算合同负债,得等交房才能转成营收,而交房周期往往要3到5年。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现在的利润表,反映的是3年前的销售情况,现在卖的房子,要等几年后才会计入收入。
![]()
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616亿,和卖房收入基本匹配,但买材料、付工程款的现金花了495亿,加上其他支出,经营性现金流还是-30亿。
简单说,日常经营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30亿。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入不敷出不是短期现象。
2024年万科房地产收入降了31.57%,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又降了45.7%,降幅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
![]()
房子卖不动,回款就上不来,回款上不来,债务就没法还,债务还不上,又会影响公司信誉,进一步导致房子卖不动,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像一个人,本来能自食其力,现在还得靠别人养着,日子能好过吗?
之前高价拿的地不敢轻易开发,核心区的商场、写字楼开始打折卖,连员工福利都在悄悄缩减。
![]()
这些细节比冰冷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万科的“造血”功能,暂时出了大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河世纪到来了,所有的房企都感到了寒意,但万科这艘巨轮,不仅遇到了寒流,连自己的引擎也熄火了,只能靠拖船拉着走。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例子,龙湖。
![]()
同样在寒冬里,龙湖因为创始人稳定、财务纪律严明,目前经营相对稳健,它的“保守主义”策略与万科的“激进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同?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公司的治理文化、创始人的价值观、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这些“软实力”,在顺境时显不出差别,可一旦风暴来临,就成了决定生死的救命稻草。
![]()
壮士断腕,还是饮鸩止渴?
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万科和大股东深铁并非坐以待毙。
事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瘦身自救”运动早已展开。
一边,是大股东深铁不计成本的“输血”。
![]()
自2025年以来,深铁通过股东借款,已累计向万科提供了超过259亿元的资金,而且利率低至2.34%,远低于市场水平。
这些钱只有一个用途:偿还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确保万科不发生公开违约。
可以说,深铁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万科的公开信用站台。
![]()
但输血终究是外部续命,真正的活路在于自身的“造血”。
万科的自救,核心就一个字:卖。
这场资产大甩卖的规模和决心,是万科成立40年来前所未有的。
从核心的地产项目,到非主营业务,只要能变成现金的,几乎都被摆上了货架。
![]()
除了地产项目,万科旗下的物流、长租公寓、商业等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也都在被优化或计划出售。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值得肯定,但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卖卖卖”真的能拯救万科吗?
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
从目前形势上看,资产可能卖不出好价钱。
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万科想卖,但接盘方寥寥无几,而且都会趁机大力压价。
从着眼未来角度上看,卖掉的都是未来的“利润奶牛”。
![]()
无论是核心地段的商业项目,还是前景广阔的物流资产,这些都是万科转型“开发+经营+服务”模式的希望所在。
现在为了活下去把它们卖掉,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就像一个人,为了活命,开始卖自己的器官,先卖肾,再卖肝,人是续上命了,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
当危机过去,万科手里还剩下什么能持续产生利润的牌?
最核心的问题是,所有这些自救动作,都无法解决根本矛盾:房子卖不出去。
房企的核心是要把房子卖出去,拿到回款,再用回款还负债、开发新项目,形成循环。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再怎么卖资产、借债,都是“无源之水”。
![]()
人心,是最终的审判官
看到万科如今面临的种种困境,不少人担心万科会崩盘。
短期来看,万科有深铁这个靠山兜底,大概率不会违约崩盘。
深铁已经投入了近260亿,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万科倒了,一旦万科违约,深铁之前的借款可能打水漂,还会影响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稳定。
![]()
但长期来看,万科能不能活下去,不取决于谁当董事长,也不取决于深铁借多少钱,关键在两个字:“销售”。
房企的核心是要把房子卖出去,拿到回款,再用回款还负债、开发新项目,形成循环。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再怎么卖资产、借债,都是“无源之水”。
![]()
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额降了45.7%,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这说明市场对万科的信心在下降。
如果购房者还是不敢买房,万科的回款就上不来,债务窟窿会越来越大,就算深铁再输血,也只能撑一时。
反之,如果销售能回暖,哪怕只是止跌,回款上来了,万科就能自己“造血”,债务问题也会慢慢缓解。
![]()
所以说,万科最重要的“盟友”不是深铁,也不是银行,而是千千万万个愿意买房的普通人。
我们不用纠结8729亿负债有多吓人,也不用猜董事长离职的背后有啥隐情,只要看一个信号,身边买万科房子的人多不多?
万科的楼盘有没有降价促销?
![]()
如果大家还是不敢买,万科的日子就难,如果有人愿意出手,万科就有机会“活过来”。
对普通购房者来说,现在买万科的房子不用太慌,有深铁兜底,短期不会烂尾,但也别盲目入手。
可以多看看现房或准现房,查一查万科当地项目的销售情况,再对比下周边房企的价格和口碑。
毕竟,现在的市场里,谨慎比冲动更重要。
![]()
万科的故事是一面镜子,照见了黄金时代的终结,也照见了“信任资本”的脆弱。
一个企业的命运,终究是由人心决定的。
房地产行业的玩法变了,以前是胆大的赢,以后是心正的赢。
![]()
那个靠高杠杆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当“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见证者。
你手里的钱,准备投给谁?
![]()
结语
万科的故事是一面镜子,照见了黄金时代的终结,也照见了“信任资本”的脆弱。说到底,一个企业的命运,终究是由人心决定的。
房地产行业的玩法变了,以前是胆大的赢,以后是心正的赢。那个靠高杠杆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当“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见证者。你手里的钱,准备投给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