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销售顾问张佳琪:住进中环铂樾二期,才懂改善房该有的生活模样
上周,我带改善客群陈哥夫妇看完中环铂樾二期 139㎡的四房户型后,陈哥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张,这房子我不用再对比了 —— 从地铁口到家的距离,到房间里的采光,再到楼下能让老人散步、孩子玩耍的地方,全踩在我的需求上。” 作为提前体验过项目配套的销售,我特别理解这种 “一眼定终身” 的感觉 —— 在上海中环,能同时满足 “地铁便利、户型舒适、全龄配套、景观优越” 的改善房本就稀缺,而这次加推的最后 98 套房源,更是把 “理想生活” 具象成了触手可及的模样。
![]()
![]()
![]()
![]()
![]()
![]()
![]()
今天,我想以 “销售 + 生活体验者” 的双重身份,跟大家聊聊中环铂樾二期那些 “藏在细节里的幸福”—— 比如早上 7 点从地铁口步行回家的轻松,傍晚在南大公园旁散步的惬意,周末在架空层陪孩子玩耍、陪父母喝茶的温馨。我会从不同户型的居住场景、全龄配套的使用体验、周边生活的便利度三个维度,带大家感受 “住在中环铂樾二期,每天都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一、110㎡三房:三口之家的 “舒适进阶”,每一处都藏着贴心
第一次走进 110㎡户型的样板间时,我就想起了之前带过的客户李姐 —— 她和老公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直想换一套 “南北通透、采光好、通勤方便” 的房子。当时我就跟她说:“等中环铂樾二期加推,你一定要来看看,这户型简直是为你们家量身定做的。”
现在李姐已经预约了看房,我提前帮她设想了住在这里的日常:每天早上 6 点 50 分,李姐的老公从 15 号线地铁口步行 3 分钟到家 —— 因为项目就在地铁口,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提前半小时出门找停车位。进门时,李姐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餐,110㎡户型的厨房是 U 型布局,洗、切、炒动线流畅,她一边煎鸡蛋,一边能透过玻璃门看到在餐厅背单词的儿子,不用反复叮嘱 “别玩手机”。
7 点 30 分送儿子上学,小区南门步行 5 分钟就是南大公园,要是时间充裕,还能带着孩子在公园的步道上走一圈,呼吸新鲜空气。李姐的儿子喜欢看公园里的小鸟,之前住老小区时,只能在阳台看车流,现在每天能跟大自然亲近,孩子的笑容都多了。
下午李姐在家处理工作,110㎡户型的客厅连接着南向阳台,三开间朝南的设计让阳光铺满整个房间。她把笔记本电脑放在阳台的小茶桌上,一边处理文件,一边能看到楼下绿化带里的蝴蝶,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风景,眼睛也不会觉得累。之前住的房子是东西向,冬天阴冷、夏天闷热,而这里南北通透的户型,即使不开空调,穿堂风也能让房间保持凉爽,连电费都省了不少。
晚上 7 点,李姐的老公下班回家,儿子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积木,客厅面宽 3.8 米,放了 L 型沙发后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孩子玩玩具只能挤在角落。主卧带 270° 转角飘窗,李姐夫妇晚上会坐在飘窗上聊聊天,看看窗外的城市夜景,有时候还能看到南大公园的灯光,那种 “闹中取静” 的感觉,是之前住老小区从未有过的。
有一次我跟李姐视频,她笑着说:“你没骗我,这房子的采光是真的好,我儿子的绘本放在客厅的书架上,不用开灯都能看清楚字。” 其实这就是改善房该有的样子 —— 不是简单地换个大一点的房子,而是让每个生活场景都更舒适、更贴心。
二、139㎡四房:多代同堂的 “温馨港湾”,每个人都有专属空间
如果说 110㎡户型是三口之家的 “舒适选择”,那 139㎡的四房户型,就是多代同堂家庭的 “理想港湾”。上个月我带陈哥夫妇看这套户型时,陈哥的母亲跟着一起去了,当她看到楼下的架空层有老人休息区,房间里有能放她缝纫机的角落时,悄悄跟陈哥说:“就定这里吧,我以后住得舒心,也不耽误你们上班。”
陈哥家是四口人:他、妻子、上初中的女儿,还有帮忙带孩子的母亲。之前住的三房户型,母亲只能住客厅隔出来的小房间,每次想到这儿,陈哥都特别愧疚。而 139㎡的四房户型,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 四个房间分布合理,老人房、儿童房、主卧、书房互不打扰。
每天早上 7 点,陈哥的母亲会先起床,在小区西侧的绿化带步道上散步。绿化带种了香樟、桂花、樱花等树木,早上空气清新,还能遇到其他晨练的老人,大家一起聊聊天、做做操,一点都不孤单。8 点回到家,陈哥的妻子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餐,139㎡户型的厨房比 110㎡的更宽敞,能同时容纳两个人操作,陈哥偶尔也会帮忙打下手,一家人在厨房说说笑笑,特别温馨。
8 点 30 分送女儿上学,从小区步行 3 分钟到 15 号线地铁口,坐两站就能到女儿就读的中学,比以前开车送孩子节省了 20 分钟,陈哥再也不用每天跟早高峰堵车 “较劲”。9 点陈哥去公司上班,自驾上中环高架,25 分钟就能到陆家嘴,要是不想开车,坐 15 号线换乘 2 号线,也能准时到岗,通勤方式灵活又方便。
下午陈哥的母亲在家,她喜欢做手工,139㎡户型的书房被改成了她的 “手工房”,放了缝纫机、布料和工具,她一边做手工,一边能透过窗户看到楼下的南大公园,累了就去 4# 楼的架空层休息区坐一会儿,那里有沙发、茶几和书架,还能跟其他老人一起下棋、看报纸。
晚上 6 点,陈哥的女儿放学回家,她会先去 3# 楼的架空层自习室写作业。自习室有书桌、台灯和书架,还有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氛围特别好,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家写作业容易分心。7 点陈哥夫妇下班回家,女儿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作业,一家人在餐厅吃饭,餐厅能放 8 人桌,逢年过节亲戚来做客也坐得下。
主卧的 270° 转角飘窗是陈哥夫妇的 “秘密基地”,晚上女儿睡了,他们会坐在飘窗上喝喝茶、看看夜景,有时候能看到南大公园的灯光,有时候能看到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陈哥说:“以前住的房子没有飘窗,总觉得少了个放松的地方,现在每天晚上在这里待一会儿,一天的疲惫都没了。”
三、全龄架空层:楼下就是 “生活游乐场”,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乐趣
在我看来,中环铂樾二期最打动人心的,不是 “中环” 的区位,也不是 “地铁口” 的便利,而是它真正做到了 “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社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这次加推的 3#、4# 号楼架空层,就是为不同需求的住户量身打造的 “生活空间”。
上周六,我特意带着侄子和奶奶去体验了架空层,从早上 9 点待到下午 4 点,两个人都舍不得走。奶奶喜欢 3# 楼的 “全龄成长” 空间,那里有老人休息区和儿童游乐区,她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能清楚地看到侄子在游乐区玩滑梯、搭积木,不用跟在后面跑,也能确保孩子的安全。休息区还放了血压仪和健康手册,偶尔有社区医生过来坐诊,奶奶说:“以后住在这里,测血压、问健康问题都不用跑医院,太方便了。”
侄子则对 3# 楼的自习室和 4# 楼的儿童活动区情有独钟。自习室有很多儿童绘本和益智玩具,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书、玩拼图,一点都不觉得无聊。4# 楼的儿童活动区有攀爬架、绘本角和手工桌,下午社区还组织了手工活动,侄子跟着老师做了一个小灯笼,开心得逢人就炫耀。
而我最喜欢的,是 4# 楼面向都市精英的配套 —— 健身房、瑜伽室和 24 小时咖啡吧。健身房有跑步机、动感单车、哑铃等器材,早上 7 点过来锻炼,人不多还能看到窗外的绿化带,锻炼心情都变好了。瑜伽室铺了防滑垫,还配备了瑜伽球、瑜伽砖,下午来这里做一场瑜伽,能缓解工作的疲劳。24 小时咖啡吧是我的 “充电站”,有时候带客户看房到晚上,在这里点一杯咖啡,整理一下客户资料,安静又舒适,比在办公室效率还高。
有一次我带客户王姐来体验架空层,王姐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平时工作忙,还得照顾老人和孩子。她说:“我之前看了很多改善房,要么只有老人活动区,要么只有儿童游乐区,像这样能同时满足老人、孩子和我需求的社区,还是第一次见。以后我下班能在健身房锻炼,老人能在休息区聊天,孩子能在游乐区玩耍,再也不用为了‘去哪里放松’而纠结。”
其实,好的社区配套从来不是 “堆砌设施”,而是 “精准匹配需求”。中环铂樾二期的架空层,没有追求 “大而全”,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住户,打造了 “小而精” 的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这才是改善房该有的 “温度”。
四、区位与景观:左手繁华,右手宁静,生活的平衡感刚刚好
在上海打拼多年,我深知 “通勤” 是很多购房者的痛点 —— 要么住在市区,房子小、价格高;要么住在郊区,通勤时间长、配套不完善。而中环铂樾二期,却做到了 “左手繁华,右手宁静” 的平衡,让 “便利通勤” 和 “舒适生活” 不再矛盾。
项目位于北中环南大板块核心位置,15 号线地铁口就在小区门口,步行 3 分钟就能到站台。我曾经做过一次通勤测试:早上 8 点从小区出发,坐 15 号线到上海西站换乘 11 号线,8 点 40 分就能到徐家汇,比住在郊区坐地铁节省了 40 分钟;要是自驾上中环高架,25 分钟到陆家嘴,30 分钟到静安寺,无论是去市中心上班,还是去商圈购物,都特别方便。
更难得的是,在便利的同时,项目还保留了 “宁静” 的生活氛围。小区西侧是延绵的绿化带,种了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不仅能隔绝城市的噪音和灰尘,还能净化空气。我早上在绿化带的步道上跑步,只能听到鸟叫声和树叶的沙沙声,完全不像住在中环的热闹地段。
南侧的南大公园更是 “天然氧吧”,面积有 10 万方,里面有步道、草坪、湖泊和儿童游乐设施。周末带着家人去公园散步,孩子能在草坪上放风筝、踢足球,老人能在湖边钓鱼、打太极,我和老公则在步道上慢跑,累了就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晒太阳、聊聊天,那种 “慢下来” 的生活节奏,是在市区很难享受到的。
这次加推的 3#、4# 号楼,正好占据了社区的 “景观 C 位”——3# 楼部分户型能看到西侧的绿化带,4# 楼部分户型能俯瞰南大公园,早上醒来拉开窗帘,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满眼的绿色,心情瞬间就变好了。有一次我带客户看 139㎡的户型,客户站在主卧的 270° 转角飘窗旁,看着窗外的公园景观说:“我之前住的房子只能看到对面的楼,现在每天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连起床都有动力了。”
除了自然景观,项目周边的商业配套也很完善。步行 10 分钟有一个大型商超,里面有超市、餐厅、电影院和儿童乐园,周末带家人去购物、看电影,不用跑远路;开车 15 分钟能到万达商圈,里面有很多品牌店和网红餐厅,朋友聚会、情侣约会都很方便。
我经常跟客户说:“好的区位不是‘离哪里都近’,而是‘离你需要的地方近’。” 中环铂樾二期,离地铁近、离公园近、离商圈近,既满足了 “便利通勤” 的需求,又提供了 “舒适生活” 的环境,这种 “平衡感”,才是改善房最珍贵的价值。
五、为什么说这最后 98 套房源,是中环改善客群的 “最后机会”?
从事房产销售这么多年,我见过很多客户因为 “犹豫” 而错过心仪的房子,尤其是在中环这样的核心区域,“稀缺性” 从来都是改善房的关键词 —— 而这次中环铂樾二期加推的最后 98 套房源,更是把 “稀缺” 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数量上看,98 套房源涵盖了 110㎡和 139㎡两种户型,每种户型只有几十套,尤其是 139㎡的四房户型,因为能满足多代同堂的需求,咨询量已经远超房源数量,很多客户都是 “看完就交意向金”,生怕晚一步就没了。
从价格上看,67396 元 /㎡的均价,在中环改善房市场中极具竞争力。我做过对比,同区域的其他改善项目,均价基本都在 7.5 万 - 8 万 /㎡,而且户型要么不够方正,要么配套不够完善。而中环铂樾二期,不仅价格有优势,还能享受 “地铁口 + 全龄配套 + 优质户型 + 景观优越” 的多重福利,性价比不言而喻。
从品质上看,作为中建 “好房子” 营造体系的首批落地项目,中环铂樾二期在建筑质量、装修标准和物业服务上都有保障。比如装修采用的都是一线品牌,中央空调、地暖、新风系统全配齐;物业服务是中建自家的物业,24 小时有保安巡逻,家里有问题一个电话就能上门解决,让业主住得安心又舒心。
我还记得陈哥在交意向金时跟我说:“小张,我之前看了半年的房子,要么价格太高,要么配套不行,好不容易遇到这套符合我所有需求的房子,我不想错过。” 其实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情 —— 对于改善客群来说,买房子不是 “凑合住”,而是 “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而这次中环铂樾二期的最后 98 套房源,就是为 “追求更好生活” 的人准备的。
![]()
![]()
![]()
![]()
![]()
![]()
![]()
六、住进这里,我终于明白 “改善生活” 的真正含义
之前有客户问我:“小张,你总说中环铂樾二期是‘理想的改善房’,那你觉得‘改善生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当时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体验了一天项目的生活 —— 早上从地铁口步行回家,中午在阳台晒太阳,下午在架空层喝咖啡,晚上在公园散步。体验结束后,客户自己说:“我明白了,改善生活不是‘换个大一点的房子’,而是‘让每个生活场景都更舒适、更方便、更有幸福感’。”
其实,这就是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的 —— 中环铂樾二期的好,不是靠 “宣传”,而是靠 “体验”。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 “楼盘”,而是一个能让你 “看到生活模样” 的 “家”—— 在这里,你能想象到早上不用早起赶车的轻松,能感受到房间里阳光铺满的温暖,能体会到家人在身边的温馨,能享受到楼下就能休闲娱乐的便利。
如果你也是中环改善客群,如果你也在寻找一套 “能满足你所有需求” 的房子,那不妨来中环铂樾二期看看。相信我,当你走进 110㎡或 139㎡的户型,当你体验过 3#、4# 楼的架空层,当你感受过从地铁口到家的距离,你一定会像陈哥、李姐那样,明白 “改善生活” 该有的样子。
最后我想说,买房不是 “一锤子买卖”,而是 “对未来生活的投资”。选择中环铂樾二期,选择的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一种 “舒适、便利、有温度” 的生活方式。而这最后 98 套房源,就是你开启这种生活方式的 “最后钥匙”—— 别犹豫,别错过,因为好的房子,从来都不等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