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的监控镜头,记录下让目击者心惊的一幕:一个全身赤裸、皮肤黝黑的孩子蹲在台阶上啃咬食物,瘦小的身体沾满污渍,头发乱得像枯草。
![]()
有人递过吃的,旁边抱小孩的大人立刻摆手拒绝;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移动时竟四肢着地,像小动物般爬行奔跑,发出怪异的叫声。
这段视频当晚就在网络发酵,“野人小孩” 的标签迅速冲上热搜。网友们既心疼孩子的状态,又充满疑惑:是谁在这样带孩子?为何让年幼的孩子赤裸在外?
两天后,孩子的父亲 —— 一位 30 多岁的云南南涧县男子,在电话里给了外界第一个回应,语气坚决:“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他人无权干涉”,随后便挂断电话关机。
![]()
高学历父母的 “自然教育”:全村人看不懂的养育
随着官方通报和媒体调查的深入,这家人的背景逐渐清晰。孩子的父亲有大学学历,母亲是北京户籍的研究生,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 —— 这个答案让更多人感到意外。
新政村村民杨梅至今记得,2023 年夏天第一次见到这孩子的情景:“在小卖部附近玩,一丝不挂,脏得看不清模样,当时还不会说话”。
更让村民费解的是这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在村里有安全的自建房,却偏要住房车或搭棚子;母亲常衣着暴露出入,被村干部劝说后才有所收敛;去年冬天雪后,村里气温骤降,孩子父亲穿着珊瑚绒睡衣,3 岁的孩子却依旧赤裸着在地上爬,还 “像狗一样吐舌头”。
民间志愿者王思走访时发现,村民们都觉得 “这对父母有问题”,但看着他们会给孩子买东西,又说不出具体哪里违法,只能暗自心疼孩子。
面对质疑,这对父母给出的解释是 “自然教育法”:孩子小时候长湿疹,穿衣服摩擦会疼,所以不喜欢穿衣服。但这个说法没能说服旁人 —— 妇联工作人员 6 月走访时,确实看到孩子湿疹严重,却也发现 “孩子有时穿衣服,有时不穿”,更关键的是,父母从未带孩子就医治疗。
![]()
多部门劝导遇阻
其实早在这家人 2024 年回村生活时,当地就发现了异常。派出所、民政局、妇联的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劝导,希望让孩子穿上衣服,却次次碰壁。孩子的父亲和爷爷奶奶都态度强硬,拒绝任何沟通,反复强调 “这是我们的自由,外人没权利管”。
10 月 18 日,南涧县成立 “10・16” 工作组,明确表示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排除拐卖嫌疑,但正对父母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展开核查。此时这家人已在省外,工作组紧急赶赴当地,将孩子和父母纳入管控范围,确认孩子暂时安全。
![]()
但难题依然存在:父母拒绝让医护人员为孩子做全面检查,仅靠社工目测无法判断长期赤裸、爬行对孩子脊柱发育、体重等造成的影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观点戳中了关键:“教育理念得有前提,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薛理也指出,目前最紧迫的是查清事实 —— 长期不穿衣服、拒绝正常社交,是否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毕竟两个孩子至今未落户,小儿子甚至是在家出生的,连准确年龄都无法核实。
谁来守护孩子的成长权
截至 10 月 19 日,记者多次拨打孩子父亲和奶奶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新政村的村民们还在谈论那个雪天里赤裸的小小身影,网友们则在争论 “生活自由” 与 “儿童权益” 的边界。
当地政府表示,宣传、公安、民政等多部门仍在联合研究解决方案,首要任务是让专业人士接触到孩子,开展全面评估。
![]()
“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父亲的回应犹在耳边。但在文明社会的共识里,任何 “生活方式” 都不能凌驾于孩子的基本权利之上。
这场关于育儿观的争议,最终的落脚点终究是那个在高速服务区爬行的孩子 —— 他理应得到的,是衣物的温暖、健康的呵护,和符合文明准则的成长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