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仅记录了发生过的每一件大事,就连气象的变化,历史也有清楚的记载。竺可桢研究过中国古历史上的气候情况,通过他的总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古代历史经历了4个突出的大寒冷时期,前后加起来足有1500年。
一句诗或许能描绘出诗情画意,可这句“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可不是简简单单几个词汇的堆叠,而是充满了家破人亡的惨剧。
典型时期的寒冷,足以让温暖的南方感受到冰冻的威力。
西周时期,长江、汉江这些地理位置靠南,且奔流不息的大河被冻得结结实实,车马行人可以在上面直接行走。
唐朝之际,就连地处浙江的富春江也被冻了起来,别说船开不了了,江边渔民的生活也要被封冻10来天。
宋朝时期就更离谱了,太湖竟然也结冰了,而且冰厚的能走马走人,哪怕是洞庭山上的橘子树也被成片成片的冻死了。
![]()
这些全部预示着寒冷的到来,而且是真正的大寒冷时代,不是零下几度的问题,而是动辄零下几十度的地狱模式。
都说水火无情,寒冷来了也是彻头彻尾的绝情,但一个深刻的问题却摆在古人面前:那时候,别说棉花了,就连吃的都不够,古人靠什么活着?
办法肯定是有的,不然古人的历史得不到延续,总结起来不过三个字:住、衣、火。
当然,即便是有保命三宝,普通百姓想要用上也是困难重重,毕竟阶级二字摆在前面。
在当下,每当到了冬天,城市里、农村里各家各户首先想到的是供暖,说到供暖就不得不提到房子,这是寒冷时期抵御低温的第1道防线。
![]()
这一点上古人是怎么做的?从这里开始,阶级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钱的人,早就住上了全屋地暖和花椒墙的房子。
秦朝虽然刚刚一统,可他们已经比现代人提前2000多年住进了全屋智能壁暖系统。聪明的古人会在房屋建造的时候把墙壁建成空心的,外面修上烟道,底下通着墙外的炉灶。
只要有人在外面烧火,炉灶里的热气就会沿着墙壁在整个房屋循环,一套可控温、可循环的智能取暖系统就建好了。
到了武帝时期,他更是把这一手绝技玩出了新花样,大名鼎鼎的椒房就是用花椒和泥混合而成修建起来的。
之所以这样干,除了利用花椒的恒温性以外,还想让房间在温暖之间充满芳香,既能保暖也能驱虫。
![]()
花椒虽然在当下社会随处可见、信手抓来,可在古时那却是堪比黄金的贡品,用它来建墙那等于是用爱马仕的皮子贴满了整个家,奢侈的没边儿了。
有钱人、贵族的生活如此奢靡暖和,那么,百姓家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普通老百姓可没那么多钱,又是建全屋取暖系统,又是建花椒墙,只能蜷缩在可怜的茅草屋里艰难度日。
不过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在生活的苦难里发明了火炕与火塘。
火炕,顾名思义就是把做饭的灶台和睡觉的土炕连接到了一起,做饭时可以用热量把土炕烧热,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可以享受火炕带来的温暖。
火炕适用于更加寒冷的北方,而南方的百姓则发明了火塘。在屋子的中间挖个坑,白天用来做饭,晚上则可以靠着坑里的火堆取暖。
![]()
棉花虽然没有,但古人已经在衣服上做足了文章。有钱人已经不单单是把衣服当做御寒的物件,而是当成了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志。
裘衣与丝绵是富人最常用的保命法宝。放在当下社会,买件貂、买件皮草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可在古代有钱人以及贵族眼中皮草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他们最爱用的是狐狸腋下那丁点的最柔软、最轻薄的皮毛,为做一件衣服得杀几十成百的狐狸才能取够“狐腋裘”。
就是这一件衣服所花费的钱财,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好几年的开销,因此古人去当铺典当衣服也就说得通了。
至于普通人,他们能用的无非是粗麻、葛布做成的纸衣、纸被。为什么这样称呼,那是因为又硬又不保暖的粗麻肯定无法直接用来做衣服,被褥,因而只能在两层布的中间找东西填充起来。
![]()
稻草、芦花、杨柳絮,哪怕好一些的用鸡鸭鹅的绒毛,它们都可以用来当填充物。可即便如此,这些东西也不好找,所以皮纸又诞生了。
好几层树皮缝制在一起,塞到布料里,等到造纸业兴盛起来之后,纸裘彻底在穷人里边流行了起来。
如此衣物保暖效果可想而知,再加上冬天的雨雪,这样的衣服一湿就烂,更是会要人命。
不讨论有钱人家烧什么,单看一看有钱人都已经配上了便携式暖宝宝,便知道富人的保暖到了何种地步。
只要富人外出活动,手中必定捧着一个小巧的手炉。既可放在手里,也可以揣在袖里,里面放的是极贵重的银丝碳,无烟无味,还能持续发热,这简直就是古代的暖宝宝。
![]()
到了晚上,被窝里、脚底下是一个又一个的汤婆子,保证这群富人睡一宿都不觉得冷。这些全部是建在有钱的基础上,这不是烧炭,这是在烧钱。
至于普通百姓用的是什么?烧炭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穷人舍不得把自己精制作出的炭火用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能靠卖炭换钱苟活。
煤炭是不是可以烧柴?答案也不行,因为古人聚集的周边,树木早就被砍烧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木材已经被官府把控,想要获得柴火不仅不可能,还可能违法。
没有火,老百姓只能吃冷饭冷菜,穷苦的日子自然无法养育更多的人。
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一朵棉花,改变了所有的人。
![]()
黄道婆的存在让纺织手艺得到了提高,朱元璋又力推种植普及,因而棉布开始出现于千家万户,穷人身上裹着的不再是破衣烂纸。
这份奇特的温暖让历史进入到了新的时代,一朵棉花改变了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