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或网红幌子,用夸张、淫俗、哗众取宠的段子换流量、换打赏,这就是最现实的定义,而马保国、阿梓这些典型就是入场券。看他们上镜不是练功,像跳串场戏的演员一样靠噱头取暖,戏里戏外都是演;粉丝围观、评论翻车、点赞送钱,形成一条明码标价的“丑演生态”。问题不是个别人的出丑,而是这套生态在把“靠耍滑头也能发财”当成职业指南在传染年轻人。
![]()
你别以为这事儿跟主流文化无关,很多青少年把短视频里的成功学当指南,看到的都是曝光和收入,哪里的努力、哪门真技都被压缩成了一个吸睛动作。社会心理学里有个词叫“榜样效应”,当榜样被流量放大,模仿者就成了快餐式复制机,这种模仿不是学习,而是演绎荒诞。久而久之,公共审美下沉,文化门槛被流量拍扁,最后受害的是追求认同感的年轻人和想要清流的文化生态。
![]()
至于短视频平台,可以参考国外经验做些硬核动作,比如对“传武”“非遗”之类标签加强审核,对夸张暴力、低俗淫秽的内容设定更高的门槛,并且把算法里“互动优先”的权重做平衡。还可以搞实名制+职业资质认证,对于以传统艺术名义盈利的创作者,必须公示师承、训练和资格。要玩创作,就得先有职业操守,不然表演成了廉价的噱头,文化就被当成了快餐。
演出方也不能老当网红就能代表行业自律,应该有行业自律公约和准入门槛,优秀的传统武术、民间艺术可以设立行业联合会来评审和认证,那些靠“接发化”“五连鞭”博眼球的表演自然被挡在门外。文化圈里有个老话叫“鱼找鱼,虾找虾”,正经艺术要有正经平台,才能让真正的匠人有机会被看见。让市场回归价值判断而不是流量至上,既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传承负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