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9日讯10月18日,“新媒体时代的朱子文化普及与传播”圆桌沙龙活动在南平举办。本次活动作为“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入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下朱子文化的创新传播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活动设置了主旨演讲、圆桌沙龙和新书发布三个环节。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冷凇研究员以《媒体融合、跨界融合、文旅融合、数智融合时代的朱子文化核心价值与创新传播》为题,勾勒了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快手国际公共事务副总裁刘震结合平台实践,分享了《新媒体平台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实践与趋势》,展示了短视频让深邃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限可能。青年学者、朱子卡通IP创作者雷希颖博士则以《朱子文化的“登峰”与“落地”》为例,生动讲述了如何通过创意“转码”,将朱子打造成深受Z世代喜爱的文化符号。
在圆桌沙龙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年轻化传播”和“跨文化出海”两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第一组对话聚焦“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朱子文化的‘年轻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冷凇教授、B站高级顾问朱贤亮、北京广播电视台吴志勇导演、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陈敬添副主任等嘉宾,从社区生态、沉浸叙事、AI技术应用与媒体责任等多角度,探讨了让传统文化以青春化表达激活生命力的多元路径。
第二组对话则放眼全球,以“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性’策略——朱子文化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出海’”为主题。湖南大学陈浩教授、浙江大学江佳凤研究员、快手刘震副总裁、雷希颖博士等嘉宾,从AI赋能、虚拟数字人、文化符号轻量化输出与核心价值精准传达等维度,描绘出了朱子文化走向世界的技术路径。
活动期间举行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四书章句集注〉解读》和《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近思录〉解读》新书发布仪式。华东师范大学朱杰人教授作为作者代表,分享了经典著作的当代解读思路与价值意义,查洪德教授则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阐述了《近思录》作为“性理诸书之祖”的历史地位与思想精髓。
本次活动汇聚了专家学者、媒体平台、技术机构等多方力量,探索了朱子文化在“技术赋能”、“跨文化适配”与“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创新路径,通过朱子文化与多文明对话以及出海,提升了朱子文化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与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是南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闪电新闻记者 刘庆威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