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仍在持续,双方的制裁与反制裁措施不断升级,对两国的企业和营商环境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芯片领域受到的影响尤为剧烈,10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一番话炸响了全球科技圈。
![]()
这位向来以沉稳形象示人的芯片巨头掌舵者,公开确认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从巅峰时期的95%跌至0%。
这也意味着这家芯片巨头已经彻底丧失了中国的市场,同时他还毫不留情地痛批美国政府的科技封锁政策"完全错误"。
![]()
而这一切的根源,直指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启并延续至今的对华出口管制。
这场科技巨头与政治决策的碰撞,不仅改写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更揭开了中美科技博弈背后的深层困局。
![]()
英伟达彻底丧失中国市场
要理解英伟达今日的溃败,必先回望它曾经的辉煌,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曾是中国市场当之无愧的"垄断者"。
从互联网巨头的AI服务器到自动驾驶企业的训练平台,几乎每一台高性能计算设备里都能找到其芯片的身影,95%的市场占有率让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
黄仁勋曾预测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这里本应是英伟达最核心的增长引擎。
但是这一切都在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贸易战中化为泡影,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彻底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大陆企业出售包括H20在内的先进AI芯片,即便此前为规避管制专门开发的"特供版"芯片也未能幸免。
![]()
这道禁令成为压垮英伟达中国业务的最后一根稻草,从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可见,英伟达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从36.67亿美元骤降至27.69亿美元,而到10月这一数字已趋近于零。
更为致命的是市场空白得以迅速填补,英伟达被迫退出后,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
![]()
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快速切入服务器、自动驾驶等核心场景,加上中国在封测、材料等产业链环节的同步突破,形成了"替代闭环"。
美国政府的封锁不仅没有打击到中国相关企业,反而是让本土企业迎来了飞跃式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黄仁勋在公开场合痛批美国政府的对华封锁政策完全是错误的。
![]()
黄仁勋的公开"反戈"
熟悉黄仁勋的人都知道,这次痛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隐忍后的爆发。
早在2025年5月他就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美国的管制政策"完全错误","如果目标是确保美国领先,这些规定适得其反"。
但彼时英伟达仍抱有一线希望,试图通过推出降级版芯片维持市场存在,这已是其第三次为中国市场定制合规产品。
![]()
但是随着彻底失去中国市场,黄仁勋的批评也变得更加尖锐。
他直指特朗普政府开启的贸易战逻辑存在根本缺陷,AI是全栈平台,从芯片到工厂再到模型应用,不能牺牲其他所有层级来保护其中一层,这太荒谬了。
![]()
在他看来美国政府犯了两个致命错误,低估了中国的技术追赶能力,高估了自身"技术封锁"的有效性。
黄仁勋特别提到华为已成长为"世界级科技公司",而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的工作"非常优秀",刻意忽视这些事实是"深深的不自信"。
![]()
对于特朗普政府宣称的"国家安全"理由,黄仁勋直接驳斥:英伟达能走到今天,不是靠谁的帮助,而是不停奔跑,阻碍他人发展只会激励他们更努力,因为他们也是出色的人才。
这种基于市场逻辑的批判,戳破了政治操弄下的技术保护假象。
![]()
黄仁勋的痛批实则揭开了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深层矛盾,政治目标与市场规律的严重背离。
美国一直在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从加征关税到禁止出口,再到限制人员参与项目,形成了全方位的"封锁网络。
但这些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对其自身的多重反噬。
![]()
美国单方面封锁迎来反噬
对美国企业而言损失的不仅是短期收入,英伟达的案例并非个例,AMD、英特尔等企业均因出口管制遭遇中国市场下滑,而研发投入的缩减将进一步削弱其长期竞争力。
中国市场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其庞大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活力,没有任何地区能替代其价值。
![]()
此外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根基正在动摇,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复杂"的产业之一,一颗芯片的诞生需要荷兰光刻机、日本光刻胶、美国EDA软件等全球资源协同。
美国的单边制裁打破了这种平衡:荷兰ASML因无法向中国出口先进光刻机面临营收压力,日本材料企业也因中国国产化替代失去订单,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受损"的局面。
![]()
更重要的是封锁正在催生"技术脱钩"的风险,黄仁勋最担忧的是:如果所有AI开发者都在中国,中国的技术体系就会赢,美国应做的是"加速全球采用美国技术",而非自我隔绝。
面对外界封锁中国并未落入“闭门造车”的窠臼,而是另辟蹊径坚定地探索出一条于开放中谋求自主发展的崭新路径。
![]()
中国开放中的自主之路
商务部在2025年9月启动的反歧视调查,正是对美国单边措施的合法回应,调查涵盖了2018年以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所有歧视性措施,明确传递出"反对技术霸权"的信号。
同时面对封锁中国企业的突破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华为昇腾芯片的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三季度已突破40%,其配套的AI框架、服务器解决方案形成完整生态。
![]()
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的突破,让本土芯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封测领域的长电科技已进入全球前三,产业链韧性显著增强。
更关键的是人才与市场的双重优势,中国在AI算法、应用场景落地等领域的创新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
![]()
从智能驾驶到工业互联网,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反向驱动技术迭代,这种"应用-研发-迭代"的良性循环,是封锁政策无法阻断的。
英伟达的境遇成为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但历史经验早已证明,技术发展从来不是"零和游戏"。
![]()
科技博弈的终局仍是合作
半导体产业诞生以来,从真空管到晶体管,从集成电路到AI芯片,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全球智慧的交流融合。
摩尔定律放缓的当下,芯片制程已逼近物理极限,更需要全球产业链协同攻关,而非各自为战。
![]()
对此黄仁勋公开提出美国应该全力以赴让英伟达回到中国市场,通过加速全球采用美国技术保持领先,而非封锁。
这一观点与中国"开放合作"的立场不谋而合,中国始终欢迎全球企业共享市场机遇,科研院所、产业集群与国际企业形成的共生网络,仍在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提供"压舱石"作用。
![]()
中美之间的这场芯片博弈深刻揭示: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基于"零和思维"的科技封锁,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而真正的技术领先,从来不是靠阻挡别人奔跑获得,而是靠自己保持奔跑的速度。
![]()
黄仁勋的痛批,与其说是一家企业的呐喊,不如说是市场对政治的警示,逆潮流而动者,终将被潮流抛弃。
信源来自:锐评|芯片巨头汇聚中国,此情此景让谁脸红?
2025-10-18 13:24·北京日报客户端
![]()
黄仁勋:美国芯片管制完全错误,阻碍别人发展只会激励他们更努力
2025-05-20 15:21·环球网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