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女生在校门口买吃的,工作人员将其电动车钥匙、家钥匙拿走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
图片
11月1日,山西大同四中校门口,一名女生在校门口购买食品时,学校后勤安保组的临时聘用人员突然上前,强行拿走了她的电动车钥匙和家门钥匙。
视频画面显示,女生当场急得落泪,反复向工作人员索要钥匙,对方却态度强硬,还说“看我给不给你”,一旁家长上前劝解也被无视。
据了解,学校此前因近3年发生过5起学生食用校外摊贩食品后不适的情况,才对校外摊贩加强管控。
但扣走学生家门钥匙的行为引发争议,网友认为这既侵犯学生私有财产权,还可能影响家庭安全,手段过于粗暴。
11月2日,学校成立专班调查此事,3日便发布通报:涉事人员已被批评并停岗,学校也向女生及家长致歉,目前已获得对方谅解。
三刀认为,人性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权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难他人。
那个站在校门口的工作人员,穿着代表某种身份的制服,手里握着的却不是守护的责任,而是被无限放大的微小权力。
这种越界并不是偶然的冲动,而是透着一种“习以为常”的傲慢,仿佛只要穿着这身制服,只要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就可以无视他人的权利,就可以对一个孩子的哀求置之不理。
我相信这种傲慢的背后,是对法律底线的漠视。
因为无论是《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还是对抢夺、抢劫行为的界定,都明确了未经允许侵占他人财物的违法性。
即便不谈及“数额较大”的刑事标准,单是强行夺走钥匙并拒绝归还的行为,就已经构成了对他人财产权的侵害。
更何况车钥匙上还有家门钥匙,它背后关联着整个家庭的安全,一旦因扣押导致钥匙遗失、复制,很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种风险,也不是一句“为了食品安全”就能搪塞过去的。
![]()
图片
说到保安,就不得不提某些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异化”现象。
学校说过去三年有学生因食用校外摊贩食品不适,所以要加强管控,可明眼人一眼就看穿其中的逻辑漏洞。
说白了,真正该管控的,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摊贩,是未能履行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而不是花钱购买午餐的学生。
所以,这种“管不了摊贩就管学生”的做法,本质上更像是一种拿捏老实人的做法。
它把“维护安全”的责任,粗暴地转嫁到了学生身上,用剥夺学生权利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
更让人怀疑的是,这种“一刀切”的管控背后,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校内食堂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校外的“小摊小贩”被限制,那么学生就只能在校内就餐,可见这种隐性的垄断,显然是与“为学生好”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所以,针对校园管理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去思考,权力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不管怎么说,学校也都不该让孩子因为买份午餐而流泪,不该让普通人因为一点微小的权力而感到无助。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