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细雨缠绵的初秋,儿女双全的吴老太去世了。吴老太今年已经89岁,在我们砀山农村一带也算是高寿了。
然而她的去世让这家子女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甚至她的葬礼,她的儿子、儿媳、孙子都没有参加。是吴老太的女儿操办出殡的,也是她女儿摔的老盆。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太儿子和女儿闹矛盾,已经有很多很多年了。按理说,兄弟姊妹之间矛盾再深,自己的母亲去世,为人子女肯定要参加出殡的,用我们这的话说,那必须要“养老送终”,把已故的父母送到南北坑里。
吴老太去世后,出殡之事就提上了日程,吴老太的孙子和儿子曾找中间人沟通说和此事。中间人和本村问事的大佬执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儿子的目的是,他想把吴老太拆迁的房子分得一半的财产。虽说算是城区其实就是农村,拆迁的房子并不值钱,房子也就是30万左右。吴老太孙子意思是要15W,他们来负责出殡。
按农村的老道理,房子本身也该是给儿子继承。然而吴老太的女儿没有同意,当姑姑的她,坚决地拒绝了侄子的这一要求。因为吴老太的女儿认为,吴老太这么多年,都是她照顾的,拆迁的房子理所当然是她的。
在得到这样的答复后,吴老太的儿子,孙子及儿媳一家都没有来。拒绝给吴老太的出殡,吴老太的女儿出殡他们也不围了。
凡事都有因果,事情的原委要从三十年前说起。吴老太有一儿一女,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吴老太太的丈夫,以前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是时兴接班的,30年前,吴老太的对象因病去世。根据当时的政策,是可以安排一个子女来接班工作的,由于当时儿子年龄稍大一些,已经结过了婚,吴老太让正好18岁的女儿接了班。
接班意味着什么?接班意味着吃商品粮,意味着有稳定的工作,是公家的人啦。吴老太儿子也是很想接班的,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他妹妹接了班儿。
因为这件事,哥哥认为自己吃了大的亏,一直耿耿于怀。与母亲的关系可想而知,最初也只是逢年过节,或者有什么事到吴老太那里走动走动。
起初接班时,工资并不是多高。差距不是很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工资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儿子在家种地,打零工,女儿有很好的单位,福利待遇优越,更让当哥哥的感到愤愤不平。
![]()
吴老太的儿子和妈妈妹妹之间的关系更加生疏。当哥哥的认为是妈妈耽误了他的接班,是妈妈越俎代庖。妈妈的一切都应由妹妹来照顾,来养老。
确实,这些年也是妹妹在照顾妈妈,结婚后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时光一年年过去,吴老太没有办法,只有依靠女儿。就在前几年经历了村庄拆迁,吴老太太旧居分得110平米的一套房子。
女儿对妈妈还是很孝顺的,把老太太照顾到89岁,寿终正寝。在老太太快不行的时候,儿子托中间人来过,吴老太的女儿也找哥哥商量出殡事宜。但是没谈拢,就出现了上文中不欢而散的场面。
吴老太太的儿子因为这件事情很是恼火。认为年轻时接班自己就吃亏,拆迁分房子时又自己啥也没有。干脆你无情,我也无义。你的殡愿意谁出就谁出去吧。结果葬礼是女儿操办,老盆也是女儿摔的。此举一出,兄妹之间的情谊也就到此结束了,以后那就断路了。
在这个不一样的葬礼中,人们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有人怨妹妹太小气,应该把房子钱分给哥哥一部分。也有人说,愿老太太没在死之前安排好,应该给儿子一部分财产。
刚一开始,多数人是怨妹妹贪财,现在也有好多人指责哥哥,指责吴老太的儿子太不孝顺。对这样儿女双全,而没有儿子参加的葬礼,你是怎么看呢?
![]()
我觉得血浓于水,兄妹之间的亲情不能只用钱来衡量。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知道报父母恩,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都不懂得孝顺父母,又情何以堪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