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网讯: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频繁降雨让土壤水分饱和、田间泥泞不堪、轮式机械下地难、收获玉米易发芽霉变,城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突出“抢”字,立足“快”字,在雨隙间打响了一场抗“秋淋”保“三秋”攻坚战。
![]()
高位推动,周密部署“强指挥”。
建立“三秋”农业生产日调度机制,领导班子成员每日下沉田间地头,深入研判“三秋”生产情况,每日汇总各村抢收进度、农机需求、问题困难等,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确保“三秋”生产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出动挖掘机、抽水泵等设备10余台次抓渍涝防范,全面清理淤堵坑塘、排水沟,加快农田排涝,共计排出农田积水面积43亩,铺设排水管道3处320米。
![]()
抢时收获,机械协同“保进度”。
积极协调农机农具、组织人力进行抢收,针对22家种植大户生产实际,协调履带式收割机8台,大力推行“人歇机不歇”作业模式,优先抢收倒伏严重、濒临霉变地块。截至目前,已高效抢收玉米3300余亩,并根据各村作业进度,科学安排收割顺序,统一调配收割机械,保障农机供需对接顺畅、高效运转。
![]()
力量下沉,一线帮扶“暖民心”。
启动“干部包联+一线帮扶”机制,组建24支“三秋”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了解秋收需求,重点优先服务孤寡老人、因重大变故缺少劳动力的家庭,适时开展秋收帮扶,协调机械、联系晾晒点、对接销路,确保特殊群体抢收快收、应收尽收。
![]()
烘晒并行,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为解决“收了没地方晒、存放易霉变”的“存难”问题,街道配备粮食烘干塔2处,日烘干量达360吨。同时,多渠道开辟晾晒场所,协调学校、村委会晾晒场地40处15.6万平方米,存粮仓库13个、储存量达20万吨以上,充分满足群众玉米晾晒和储存需求,实现“抢收”与“保粮”并重。
![]()
综合利用,筑牢禁烧“防火墙”。
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强化源头管控和宣传引导,通过村民微信群、村村响“大喇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秋”安全生产及秸秆禁烧相关政策,各村设立秸秆集中堆放点,严禁焚烧和乱堆乱放,全力以赴为“三秋”工作保驾护航。(城关街道 常淑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