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中
武汉大学学子奋勇争先
斩获4项金奖、7项银奖
金奖数与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并实现产业赛道金奖零的突破
珞珞珈珈带你来看武大学子的创新佳绩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武汉大学共斩获金奖4项,银奖7项,金奖总数和获奖总数均再创新高,并首次在产业赛道夺得金奖。《模态跃迁——大模型基座驱动产业智能化》项目受邀参加优秀项目展和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与投资机构现场完成投资签约。
![]()
![]()
《深微问海——新一代基于计算成像
的高清全彩深海成像设备》
![]()
高教主赛道金奖项目《深微问海——新一代基于计算成像的高清全彩深海成像设备》,由计算机学院推荐,王正等老师指导,刘远巍等同学参与。项目针对深海环境复杂且极端,高压、低温、无光等条件严重影响传统成像设备的性能问题,优化光学结构系统设计、采用微透镜阵列光场技术以及深度学习驱动的海洋图像修复方法,突破了传统深海成像技术的限制,提供了更加精准、清晰的深海图像,能够支持海底资源勘探、生态环境监测等多种深海任务。
《天目汛警——多源遥感协同的
智能暴洪防控哨兵》
![]()
产业赛道金奖项目《天目汛警——多源遥感协同的智能暴洪防控哨兵》由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荐,贺威等老师指导,李杰潘等同学参与。项目致力于打造一套基于多源遥感协同的智能化暴洪防控系统,依托数据融合技术,构建预警、监测、评估全链条方案,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数据高效处理、24小时预警及评估精度提升。目前已在乐清市试点,提升了建筑物、农田和道路检测准确率,获三位院士好评。未来,团队计划成立公司,推动技术产业化,并依托产学研合作拓展全球市场,助力提升防灾减灾效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天问机器人:
服务型具身大模型领航者》
![]()
产业赛道金奖项目《天问机器人:服务型具身大模型领航者》由计算机学院推荐,机器人学院李淼等老师指导,计算机学院杨松桦等同学参与。项目作为服务型具身智能领域的领航者,依托武汉大学多个优势学科,自主研发感控一体具身大模型实现视觉-语言-动作协同决策;独创拟人交互框架支持动作-语音-表情深度融合;自研刚柔耦合柔性灵巧手成本低,安全高。团队专利论文成果丰厚。在成果转化层面,与黑芝麻智能、华为、南山智尚等公司达成合作,孝感市政府投资构建生产线,将为华中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堰观璇玑--面向水利工程
复杂场景的高精度北斗
视觉融合智能监测系统》
![]()
产业赛道金奖项目《堰观璇玑--面向水利工程复杂场景的高精度北斗视觉融合智能监测系统》由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推荐,孟小亮等老师指导,叶帅等同学参与。项目依托奥普特视觉科技上市公司命题,聚焦水利工程复杂场景的智能监测,针对水利设施监测存在的诸多问题,借助武汉大学在水利、遥感、北斗等学科的优势,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结合多技术融合,实现对水利设施的有效监测,助力智慧水利发展,筑牢国家水利安全防线。
7项银奖分别为:由电子信息学院推荐,周立青等老师指导,胡英泽等同学参与的《天异智巡——复杂狭小环境下微型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项目;由电子信息学院推荐,杨光义等老师指导,赵婕乐等同学参与的《星慧洪安——时空智能解决暴洪新方案》项目;由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推荐,计算机学院王正等老师指导,信息管理学院邴龙志等同学参与的《模态跃迁——大模型基座驱动产业智能化》项目;由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推荐,季铮等老师指导,朱禹涵等同学参与的《智能体大地图——面向智能体时代的空间基座》项目;由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推荐,陈江平等老师指导,陈纪舟等同学参与的《天衍智碳——全球首个基于多源数据处理与碳汇大模型的助农新范式》项目;由集成电路学院推荐,蔡耀等老师指导,徐沁文等同学参与的《芯如止水-全球首款高频大带宽零温漂WiFi7滤波器》项目;由水利水电学院推荐,陈华等老师指导,周聂等同学参与的《星眸智水——流域梯级水电站降雨径流“天空地”协同感知-预报-调度系统》项目。
![]()
▲《天异智巡——复杂狭小环境下微型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项目团队
![]()
▲《星慧洪安——时空智能解决暴洪新方案》项目团队
![]()
▲《模态跃迁——大模型基座驱动产业智能化》项目团队
![]()
▲《智能体大地图——面向智能体时代的空间基座》项目团队
![]()
▲《天衍智碳——全球首个基于多源数据处理与碳汇大模型的助农新范式》项目团队
![]()
▲《芯如止水-全球首款高频大带宽零温漂WiFi7滤波器》项目团队
![]()
▲《星眸智水——流域梯级水电站降雨径流“天空地”
协同感知-预报-调度系统》项目团队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总决赛现场比赛的入围项目共计4720个。大赛由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武大该项赛事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牵头组织,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共同参与,受到学校党委、各培养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学校累计邀请来自企业、高校和投融资机构的专家,开展多次专题讲座、培训打磨、一对一指导。校党委副书记楚龙强出席学校国赛总决赛备赛冲刺培训会,看望和指导参赛队伍。
从深海成像到智能防汛
从机器人系统到水利监测
一个个创新项目展现了
武大学子高扬创新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敢闯会创的珞珈英才正以实干与智慧
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创新答卷!
内容来源: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
编辑:刘泽庭 胡成超 彭靖舒 邢瑀琪 谢伊米
责编:谢伊米
审核:珞珈宣传“聚力计划”参与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 迟宗宝
张佳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