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轻人不生孩子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家小孩不想生孩子,怎么才能避免“断子绝孙”?
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年轻人的认知变了。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出生的人口仅954万,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二。
生育,正从十年前的“必选项”变成了今天的“权衡题”。
今天,我从年轻人的角度,为大家剖析下原因——
这一代年轻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觉醒。
这种觉醒的核心是:生育不是义务,而是选择。
在传统社会,生育被“天经地义”包装成了强制行为。你的父母生了你,所以你也要生孩子——这个逻辑链条从未被质疑过。
但问题在于,这个逻辑的起点本身就是可疑的。
因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被征求过意见。他被动地接受了生命,然后被要求感恩,被要求延续这个链条。
也许这是爱的传递,但也是一种“债务”的转移。
十年前,结婚被认为是“人生的重要节点”。现在,“是否必须结婚”却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年轻人纷纷开始质疑:
为什么我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违背自我意愿的代价,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折磨。
焦虑、抑郁、人生意义感的丧失——这些痛苦,远比老人口中的“断子绝孙”更真实。
他们不是不爱孩子,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爱,所以不忍心。
传统的生育观念里,有一个隐藏的假设:未来会更好。父母吃苦,是为了让孩子过得好。
但这个假设正在崩塌——
不仅要从幼儿园就开始内卷,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还要天天 996,到了35岁这个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还要每天都胆颤心惊,生怕公司的一纸裁员通知。
![]()
“自己够累了,还要照顾个小祖宗,再让他们长大继续累?”
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的想法。
当大家的阶层开始固化,当向上流动的通道开始关闭,当努力不再能改变命运——“未来会更好”就说服不了任何人。
他们不是不爱小孩,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与其这样,不如不生。
这是一种扭曲的,但也是对自己的温柔。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失效。
很多经济学家说:“养儿防老”,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你生孩子指望他养老,他生孩子也指望孙子养老,一代传一代,直到有一代人说:我不玩了。
那一代人,现在开始出现了。
但现实很残酷。
当前社会,“421”的家庭结构下,一对夫妻要养4个老人。老人不要说享福了,不被啃老就谢天谢地了。
许多老人的社保、养老金,已经变成自家小孩的“保障”。
年轻人都没做到善待父母,还指望自己的小孩能“养儿防老”吗?
显然不现实。
要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生育观,还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问题。
在农业时代,生育的经济模型是:多生孩子=多劳动力=多财富。一个农民家庭,生五个孩子,就意味着五个劳动力,家庭财富增加。
但在现代社会,这个模型也被彻底逆转了——
生多了,你的养老金以后够分吗?
据研究,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全国的平均成本是53.8万元,到大学本科毕业的话大约是68万元。
如果是发达点的地方——在上海是101万、北京是93.6万。
这个数字是我们人均GDP的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
但投入68万+18年心血,换来的是什么?
可能是一个在内卷中挣扎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更是一个再加啃老的“躺平家”。
所以,现在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2024年,中国宠物的数量已经超过1.2亿只,超过了4岁以下婴幼儿的数量,市场规模更是高达3002亿元。
可控的付出,确定的回报,低风险的情感寄托......
宠物作为“云养娃”的平替,年轻人情感链接的缺失完全可以由他们填补。
“还是养个宠物吧,省心还听话。”
总而言之,这一代年轻人,是历史上第一代系统性地怀疑“传宗接代”这个概念的人。
他们的父母相信:努力就有回报,下一代会更好。
但他们不信了。
不信了,自然你说什么,在他们耳朵里都是“啰嗦”。
这篇文章发出去,肯定会有人说我“宣扬不生育”,
但我还是想为年轻人说一句:
生不生孩子,到底还是他们的自由。
逼着他们早早生育,然后让他们在重压下痛苦一生,让孩子在内卷中挣扎一生——
这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断子绝孙”是比较可惜,
但被迫生下一个孩子而不负责,
岂不更可怕?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