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11月8日报道,荷兰政府已决定搁置针对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管制令,这一举措为因贸易争端陷入停滞的全球关键汽车芯片供应链带来重要转机。
![]()
德国汽车供应商奥莫维奥(Aumovio)于周五宣布,中荷合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及相关组件已恢复从中国出口,目前正陆续运往其位于匈牙利的分销中心。除奥莫维奥外,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Bosch)也已获得相关芯片供应许可,标志着这场持续多周的汽车芯片供应链危机正逐步得到化解。
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议的转机源于中国政府的强力介入。11月6日,荷兰政府率先发表声明,称预计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将在未来数日内恢复芯片供应;次日,荷兰政府进一步表态,将正式暂停此前针对该公司的控制权限制措施,最快于下周归还其中国股东的控制权。荷兰方面表示,此举旨在缓和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同时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
这场芯片断供风波始于上月。当时荷兰政府以“保障经济安全”为由,从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Wingtech)手中临时接管了该公司控制权。作为回应,中国方面随即暂停了安世半导体相关芯片的出口。由于安世半导体总部虽位于荷兰,但大部分产品需先运至中国进行封装测试,再交付全球客户,中国的出口管制直接切断了其核心供应链,这一情况迅速引发全球汽车行业的广泛担忧,多家车企曾警告,若供应链问题无法尽快解决,将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
《华尔街日报》指出,尽管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的整体规模不算突出,但在晶体管、二极管等基础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这些看似基础的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车灯、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等各类核心与非核心部件中,是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在断供期间,日本本田汽车是唯一公开承认受影响的大型车企。该公司不仅将加拿大阿利斯顿工厂的思域、CR-V车型产量减半,还因此下调了年度盈利预期,预计北美市场年产量将较原计划减少11万辆。
这一外交僵局的转折点出现在上周中美领导人峰会之后。在此背景下,荷兰与中国展开了“建设性”对话。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表示,预计未来几天内,从中国出口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将能顺利送达全球各地的客户手中,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将逐步恢复正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