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黄麻养活近千万人,被欧洲大量收购,为何我国却要早早淘汰?

0
分享至


在印度,它是“金色的希望”;在中国,它却成了“过时的记忆”。
眼下,欧洲人抢着进口的黄麻制品在印度撑起了近千万人的饭碗,而在中国,这个产业早就被一脚踢出局。
明明是同样的植物,为啥在两个国家的命运天差地别?是真环保还是假繁荣,是落后守旧,还是转型升级?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发展方向的大博弈。
从上世纪风光无限,到如今悄然退场,黄麻在中国的“隐退”,不是偶然,黄麻最早在印度落地生根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
1855年,第一家黄麻工厂在加尔各答设立,随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全球对麻袋的需求暴涨,印度黄麻产业一路狂飙。
如今,印度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黄麻生产国,还包揽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产量,靠着这根“草”,印度有超400万个家庭吃上了饭,整个产业链带动了接近一千万人口的就业。
而在中国,黄麻的历史也不短,上世纪50到70年代,黄麻曾是工厂和仓库的标配,麻袋、麻绳随处可见,农村大片黄麻田随风飘扬。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在上世纪末就开始逐步淘汰这一产业,今天,别说年轻人,很多中年人都未必见过真正的黄麻制品。
那问题来了:印度的黄麻产业为啥能活得风生水起,中国却要清仓式告别?关键在于两个字:路径。
印度选择的是“保守稳住饭碗”的路子,政府直接出手,强制规定粮食运输必须使用黄麻包装袋,这就相当于给黄麻市场装上了保护罩。
再加上欧洲近年来对环保包装的需求暴涨,黄麻这种天然可降解的材料恰好迎合了市场口味。
从购物袋到地毯,从墙纸到高端家装,黄麻摇身一变成了环保“时尚品”,出口一年能赚3亿多美元,对印度来说,这不仅是产业,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但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产业升级,环保优先,黄麻虽然天然环保,但处理过程却一点也不“绿色”。
为了让纤维变软,必须把黄麻茎秆放进水里发酵,这一过程叫“沤麻”,看上去是传统工艺,实则是污染大户。
大量的有机废水流入河道,发酵产生的黑臭水体,让不少农村水源变了味。加上黄麻纤维附加值低,加工利润薄,整个产业既不赚钱,又不环保,在中国环保红线日益收紧的背景下,黄麻自然就成了“该让位”的对象。
印度有的是廉价劳动力和适宜的热带气候,黄麻种起来成本低、管理也简单,反观中国,土地成本高、人工贵,种黄麻远不如种经济作物来得划算。
在这种情况下,黄麻的“退场”,其实是市场和政策共同的结果。
印度的黄麻产业虽然传统,但也在努力转型,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研发高端黄麻产品,比如复合材料、汽车内饰、甚至3D打印材料,试图把原本的“草根产业”往科技型方向推一推。
问题是,这种转型的步子并不稳,黄麻终归是原材料,不可能撑起整个工业化进程。
所以说,印度是在用黄麻稳住就业,中国则是通过淘汰黄麻腾出空间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各有利弊。
至于欧洲,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黄麻一是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塑料袋在欧盟已经是“过街老鼠”;二是对碳足迹的严格要求,让企业更偏爱这种天然材料。
但别误会,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就会发展黄麻产业,他们更愿意把“脏活累活”留在原产地,自己只做设计和销售,所以,印度黄麻虽火,骨子里依然处在全球产业链的“底部区”。
说到底,黄麻的命运,其实是中印两国发展阶段的缩影,印度需要黄麻“稳住基本盘”,中国则早已迈入产业升级的“加速道”。
一个选择扎根传统,一个主动放弃低效,都是各自国情的映射,不能简单说谁对谁错,而是看谁更适合自己当下的路。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能种出最多的黄麻,而是谁能用新材料、新科技,打造出下一代的“金色纤维”。
所以,当我们看到印度黄麻制品在欧洲卖得火热时,不必羡慕,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百年工业路,淘汰黄麻,不过是这场转型中的一环。
看似一根草,实则一盘棋。这盘棋,中国走在了前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新加坡遭“黑吃黑”:超3100万元被手下侵吞

最新!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新加坡遭“黑吃黑”:超3100万元被手下侵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0:10:05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08:23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溺亡,武汉警方通报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溺亡,武汉警方通报

界面新闻
2025-11-10 20:01:57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0 23:50:03
什么信号?有银行直接5.5折卖房

什么信号?有银行直接5.5折卖房

大猫财经Pro
2025-11-10 18:51:29
0.1秒绝杀夺冠!中国女泳23岁奥运冠军归来上演大逆转:击败霸主

0.1秒绝杀夺冠!中国女泳23岁奥运冠军归来上演大逆转:击败霸主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0 22:48:20
找到感觉?弗拉格15中9砍26分9板4助2断1帽,创生涯得分新高

找到感觉?弗拉格15中9砍26分9板4助2断1帽,创生涯得分新高

懂球帝
2025-11-11 12:21:16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极目新闻
2025-11-10 23:15:59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林子说事
2025-11-07 10:18:39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火山诗话
2025-11-10 09:20:40
上海阿姨傻眼!在大银行存款近30年,取款时却找不到了?

上海阿姨傻眼!在大银行存款近30年,取款时却找不到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09:01:04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西楼饮月
2025-11-10 18:05:03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汪顺夺得全运会第16枚金牌,回应没刮胡子:是忘记了

汪顺夺得全运会第16枚金牌,回应没刮胡子:是忘记了

鲁中晨报
2025-11-11 12:27:03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10 19:14:06
作为一个肠胃科医生——我会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作为一个肠胃科医生——我会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Trend求索
2025-11-10 15:33:04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22:46
中国外交官“斩首说”震动日本,民众热议:该强硬还是克制?

中国外交官“斩首说”震动日本,民众热议:该强硬还是克制?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1 10:53:39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8:50:08
2025-11-11 13:35:00
西方寻史
西方寻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054文章数 13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本地
家居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十五运会开幕 带动景点商圈人气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