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能源车,尤其是增程、纯电这些智能化高的车型,智能座舱越来越普及。
所谓智能座舱,就是车机系统能语音控制、传感器全集成,屏幕操作全搞定。这背后离不开座舱芯片的支撑。
![]()
2025年1-8月,国内乘用车装座舱域控制器的超400万辆,搭载率37.2%。
这些车里,高通芯片占了大头——SP8155、SP8295这些型号,尤其是SP8295,市占率超25%,高通整体份额超50%。
但高端市场(35万以上)却变了天:华为麒麟芯片份额超高通,成了第一。这是国产座舱芯片首次在高端车市场占主导。
![]()
为啥华为能反超?靠的是和车企深度合作。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全用华为麒麟芯片,像问界M9、M8,享界S9、尊界S900这些35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全搭载麒麟芯片。问界、享界、尊界这几个品牌,在35万+市场占比较大,自然带动麒麟芯片份额攀升。
![]()
当然除了华为,其他国产座舱芯片也在崛起。芯擎的“龍鹰一号”、芯驰的X9HP这些产品,在国产车上的搭载量逐步提升。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芯片国产化率能超50%,不会再像手机芯片那样被高通“卡脖子”,更不会出现“谁也逃不过高通镰刀”的情况。
这事儿背后有深意。过去高通在座舱芯片市场一家独大,但现在国产芯片靠技术突破和市场策略,在高端市场撕开口子。华为麒麟的逆袭,靠的不是低价,而是和车企深度绑定,从设计到生产全流程参与,让芯片和车型更匹配。其他国产芯片也在走类似的路,靠性能提升和本土化服务抢占市场。
![]()
未来,随着国产芯片技术迭代和产能提升,国产化率还会继续涨。这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让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有了更自主的底气。毕竟,芯片是智能座舱的“大脑”,只有自己掌握,才能不被“卡脖子”。
说到底,国产座舱芯片的逆袭,靠的是技术积累和市场策略。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只是个开始。未来,更多国产芯片会走向市场,让中国智能汽车真正“芯”有归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