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美国真是放大招了,一口气要对中国加税500%,看起来气势汹汹,像是要下最后通牒。
但谁也没想到,还没等中国回应,俄罗斯就先站出来“补刀”了,一句嘲讽让全场哑口无言。
![]()
有人说,这是替中国出气;也有人看出,美国这步棋其实早已露出破绽。
至于那句让美方尴尬的回应,为什么说得这么硬气?
10月15号那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突然话锋一转,把矛头对准了中国。
他说得特别肯定,声称美国参议院有85名参议员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授权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加征500%的关税。
这位财政部长给出的理由听起来挺吓人的。
![]()
他说中国现在购买了俄罗斯60%的能源出口,这等于是在给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按他的逻辑,只要切断这个资金来源,俄罗斯就没钱打仗了,乌克兰危机就能解决了。
贝森特在发布会上表现得信心满满,好像500%这个数字是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的必杀技。
他甚至暗示,这个超高关税一旦实施,中国肯定会乖乖就范,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
贝森特的话音刚落,俄罗斯那边就坐不住了。
10月17号,俄罗斯知名金融专家保罗·贡恰罗夫接受采访时,对美国这个威胁进行了一番犀利的点评。
贡恰罗夫说得很直白,他认为美国这个500%的关税威胁纯粹是在搞笑。
他解释说,当关税超过100%的时候,贸易基本就停止了,因为没有任何利润空间可言。
加到200%、300%甚至500%,除了数字更大看起来更唬人,实际效果都一样——贸易归零。
这位俄罗斯专家还特别损,他说美国这么做只会让全世界看笑话,觉得美国已经黔驴技穷了,除了喊大数字吓唬人,拿不出什么实际办法。
他预测,这种极端措施反而会加速推动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抱团取暖,建立独立于美西方体系之外的贸易网络。
贡恰罗夫还提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使美国真的实施500%关税,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也不会停。
两国早就在推进本币结算,绕开美元体系。
美国的关税大棒打不到这些交易上。
说起关税这事,中国可不是第一次跟美国过招了。
今年4月11号,中国就发布了第6号公告,明确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125%的关税。
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定的。
![]()
中国在公告里说得很清楚,125%是个门槛。
超过这个税率,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就彻底没有竞争力了,因为加上关税后的价格会高得离谱,没人会买。
这相当于给美国划了一条红线:你要真想断绝贸易往来,125%就够了,再高也是白搭。
这个125%的设定很有讲究。
经济学家分析,当进口商品的关税超过100%时,除非这个商品在目标市场完全没有替代品,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125%刚好卡在这个临界点上,既展示了反制决心,又留有回旋余地。
中国这一手打得很聪明,提前告诉美国:咱们都是做生意的,真要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你要是非要玩数字游戏,那咱们奉陪到底。
说到中美关税对抗,今年5月份那场较量可是让美国丢了大脸。
当时美国信心满满地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结果呢?仅仅坚持了33天就扛不住了。
那33天里发生了什么?美国国内的进口商首先坐不住了,因为很多商品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消费者也开始抱怨,日用品价格飙升,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
最要命的是,美国的通胀数据开始失控,联储会那边压力山大。
特朗普政府本来想通过关税战逼中国让步,结果发现受伤最重的是美国自己。
制造业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叫苦连天,零售业因为商品价格上涨销量下滑,农业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出口受阻。
各个利益集团轮番向白宫施压。
33天后,美国不得不主动寻求缓和。
这个时间之短,退让之快,创下了贸易战历史的记录。
国际观察家都在笑话,说美国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砸得还特别疼。
现在距离11月的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已经很近了。
贝森特在这个时间点上抛出500%关税的威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玩什么把戏。
![]()
美国想在谈判前营造一种高压氛围,让中国在谈判桌上处于被动地位。
这是典型的极限施压策略,先把要价抬到天上去,然后在谈判中逐步让步,最后达到自己的真实目标。
这种策略在商业谈判中很常见,特朗普作为商人出身的总统更是深谙此道。
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不是简单的商业交易。
中国早就摸清了美国的套路,不会轻易上当。
美国还想通过这个威胁在国内政治上加分。
乌克兰问题让拜登政府焦头烂额,国内反战声音越来越大。
![]()
这时候把矛头转向中国,既能转移视线,又能展示强硬姿态,一举两得。
贝森特提到的85名参议员支持,也是在营造一种两党共识的假象。
实际上,很多参议员私下都明白,500%的关税是不可能实施的,他们的表态更多是政治站队。
咱们来算笔账就明白了。
假设一件中国制造的T恤出厂价是10美元,运到美国后加上运费等成本变成15美元。
如果加征500%的关税,光关税就是75美元,这件T恤的最终售价会超过90美元。
90美元买一件普通T恤,美国消费者会买单吗?答案显而易见。
这种定价下,中国商品确实进不了美国市场,可美国消费者也买不到便宜货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暴涨,怨声载道。
![]()
更荒谬的是,很多商品美国根本没有替代产能。
比如稀土材料、特定的电子元件、某些原料药等等。
这些东西你加多少关税都得买,因为没得选。
结果就是美国企业成本暴涨,竞争力下降。
经济学家早就论证过,关税战没有赢家。
表面上看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实际上是在破坏全球产业链,最终所有参与方都会受损。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受到的冲击可能比中国还大。
欧洲那边对美国这个500%关税的提议基本是看笑话的态度。
![]()
德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私下表示,美国这是在自毁长城,破坏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国际贸易体系。
日本虽然是美国的盟友,但对这种极端做法也不认同。
日本企业在中国有大量投资,中美贸易战升级对日本经济的冲击不亚于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东南亚国家则在暗自窃喜。
如果中美贸易真的断绝,大量产能转移的机会就来了。
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承接从中国转移出来的订单。
最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态度。
![]()
他们巴不得美国对中国实施500%关税,这样中俄经贸合作会更加紧密,俄罗斯的能源、粮食、矿产都能在中国找到更大市场。
美国的制裁反而成了中俄深化合作的催化剂。
说实话,看到美国财政部长说要加征500%关税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想笑。
这哪是在制定政策,分明是在赌气。
就像两个小孩吵架,一个说"我不跟你玩了",另一个说"我更不跟你玩了",最后还得坐下来一起吃饭。
国际贸易不是过家家,动不动就威胁断绝往来。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想通过关税大棒把中国打趴下,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有勤劳智慧的人民,岂是几个关税数字就能吓倒的?
美国真正该做的,是正视中国发展的现实,寻求合作共赢的道路。
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可惜的是,美国的政客们为了选票,为了利益集团,选择了最愚蠢的对抗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