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贾话连篇”。
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网红柴怼怼,终于怼进了铁栅栏。
![]()
据媒体证实,柴怼怼夫妇已被警方正式逮捕。
此前,柴怼怼”公开“叫板”胖东来,指控他们“成本几百块钱的玉石卖几千几万,利润几十上百倍……”
随后,有媒体曝出柴怼怼高价售卖伪劣产品,“完全就是一出‘贼喊捉贼’的戏码。
还有他老婆开的“小丫茶饮”,一杯“祛湿护肝水”进价6毛,卖38,被市监罚了22万。
大家这才发现,原来“怼怼”不是嘴炮,而是夫妻档的“产业链”:
老公负责在前台骂人引流,老婆负责在后台收韭菜榨汁。
当然,如果只是“吹牛+割韭菜”,顶多是道德塌方,还够不上银手镯。
真正让柴怼怼一脚油门踩进刑法的,是“珠宝”二字。
警方通报很短,关键词却个个带钢钉: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原来:
直播间里信誓旦旦的“缅甸天然A货”,连缅甸都没去过,是从广州荔湾广场180块一公斤批发的石英岩;
所谓“国检证书”,是楼下彩印店的产品;
更骚的是,为了给石头“增重”,直接往空心镯子里灌502+铁砂,那叫一个“科技与狠活”。
柴怼怼卖假货不是第一个,大概率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往前翻两年,有“燕窝王子”辛某,糖水当燕窝卖,被罚90万;
有“农民的儿子”嘎某,苹果手机秒变“苹果模型”,退一赔三;
但柴怼怼这次,把剧情卷出了新高度:
别人只是虚假宣传,他直接升级“假冒伪劣”,成功把自己从“行政处罚”玩成“刑事打击”。
有人问我:
“贾哥,这事儿给网红啥警示?”
我说,真正的警示只有一句话:
别把流量当免罪符,别把粉丝当提款机。
流量是放大镜,不是护身符;
你发光,它让你耀眼,你长疮,它让你溃烂。
刑法第140条写得很清楚:
销售金额超5万,2年以下;超20万,2到7年;
超200万,15年或无期徒刑,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
——法律面前,百万大V和村口小卖部一个待遇,该判就判,该赔就赔。
想靠“道歉+退一赔三”全身而退?
对不起,刑事案里没有“原谅”这个按钮。
对网民来说,这件事更像一面照妖镜。
我们总以为“上当”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年轻人只是换了个赛道交智商税。
从“燕窝”到“玉石”,从“酵素”到“护肝水”,收割逻辑恒久不变:
网络喧嚣,剧情迭代,下一个“柴怼怼”或许已在路上。
只愿我们记住:
流量可以“怼”出来,信任却经不起“怼”;
当“怼”变成“罪”,再高的点赞数,也换不来一厘米的自由。
愿韭菜常青,也愿镰刀生锈。
愿我们都能在吃瓜之余,长出脑子。
我是贾话连篇,一个笑着骂人,哭着讲道理的中年男人,如你喜欢这种风格,请关注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