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银发“夕阳红”,筑牢标准“护城河”(一)
“他们叫我‘干爹’,却掏空了我的钱袋。”78岁的李大爷看着满屋“价值”20万元的保健品,手中攥着的却是医院下达的血压居高不下的诊断书。这不是个例,而是无数中国老人正被“温情”围猎的缩影。说起老年保健品乱象,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受不住“情感”围猎。2025年3月11日,海报新闻报道,济南78岁李大爷直接称呼保健品推销员小王“干儿子”。多年来小王准时带来精心准备的早餐,然后开车带李大爷去听健康讲座,再然后李大爷渐渐爱上保健用品,从血液循环仪器、电疗仪器,到各式各样的保健被子、枕头,还有成箱的羊奶粉,十几上百瓶的保健药,柜里厨里床头案头堆满,花去20多万元,至今不见疗效,“血压该高还是高”。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推销员的“干爹干妈”“叔叔阿姨”“我的家人”“未来的丈母娘”,无疑都是裹着“情感”的“糖衣炮弹”;免费鸡蛋挂面手纸、免费保健课、免费旅游,都是诱人的“钓饵”。我一友邻加入一唱歌群,群主教歌并对群员“体贴”入微,友邻被感动后购买大量保健品,且把我妻拉进群帮她点赞并留言夸她群主。另一友邻老父亲,生前也是在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购买了几十万元保健品藏在床下。
经不住广告“轰炸”。几年前我回乡下老家探亲,两个妹妹的儿子买了价格不菲的保健品,给其舅舅们(包括我)以及外婆(即我妈)拜年。我开玩笑说,买这些保健品太不划算了,还不如买些鸡蛋猪肉来呢。外甥们不以为然,强调保健品“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小毛小病可“根治”,慢性病可“药到病除”,并且给我看包装上“专家推荐”“患者见证”字样。唉,保健品广告太厉害了,且对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都不高的农村人命中率极高。2025年5月13日,河南省市监局通报焦作市某养生保健店向老年人播放视频,宣传“协和阳光干支颗粒”产品能“从根本上调理激活气血、能调整改善睡眠障碍、眼干眼涩、脾胃不和、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肝炎等慢性疾病”;济源市某食品商行在讲座中宣称其羊初乳可“增强肠道健康、辅助降血压、预防癌症、防止前列腺疾病、调节血糖、平衡三高、改善睡眠、改善酸性体质”,经核实,皆为夸大其词乃至无中生有。保健品虚假广告危害甚广。
撑不住心理“退化”。18世纪法国医生兼哲学家拉·梅特里写《人是机器》,本意否认“心灵实体”哲学与“灵魂不朽”教义,却也喻示了人体像机器一样,终会磨损老化、频发故障直至腐朽。生理退行性变化是老人的软肋,也是必然规律。若不接受这一点或将“心理退化”,容易上当受骗。保健品推销员正是抓住老人“病急乱投医”“心急乱保健”的软肋,进行欺骗性推销。2024年6月29日,法治日报披露四川代蕊(化名)的反映,她60岁母亲笃信网上名为“长寿编码”保健食品“吃半年就能年轻十岁”的广告,一下单就3万多元,还“拉着外婆一起吃”,劝也劝不住。2025年1月17日,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公安打掉的王某某、贺某某等16人保健品诈骗团伙,就是“海打”电话邀约老年人“听课”,推销“对抗衰老”的“重编程逆转SAg”保健品,声称是国家重视的“科研成果”,服用后逆转身体内细胞达到逆生长状态,对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癌症有显著功效,原价5000元1盒,享受国家补贴且再优惠到5000元6盒1个疗程。经检测鉴定,这“神药”无任何药用效果,每盒成本仅11.5元。
新京报2025年1月2日消息,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另据统计,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130万件消费者投诉中,老年保健品虚假宣传问题位列前三。保健品乱象已成掏空养老钱袋、侵蚀老年人幸福感的社会毒瘤。不难想见,这也与老年人对保健食品标准的认知不足、导致防骗免疫力不强有关。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