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大部分人穷极一生,都没吃过这个。我曾在一个新能源债权项目签约晚宴时,因为任务吃过一次片仔癀,可能是心理作用(片仔癀被很多人以为是解酒药,实际上其主要作用是护肝和消炎解毒,并不解酒),虽然不像传说中的千杯不醉,喝酒如水,但整体上确实让我这种平时3两酒能力的,那天确实也突破到了5两,关键是上下半身没有脱离感,并且没有上头的感觉,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作为著名的大佬神药之一(另一个是安宫牛黄丸,片保肝,安保心脑),片仔癀价格从千元以上骤降至六七百元,销量下滑的背后,是多重市场因素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不仅是它,可以说高端中药配方都一样。而片仔癀发展下去,很可能和安宫牛黄丸一样(海外版除外),从当初的8000降到现在的400左右(珍贵材料换成了其他,最有名的就是X牛角变成了水牛角)!
如果纵观消费的结构,实际上药茅片仔癀和酒茅的价格产生和下降逻辑是正相关的!
接下去,我们一起看看其暴跌的原因,建议收藏,因为后文经济学模型适用所有这类市场特征:
![]()
一、价格暴跌的核心原因
过去片仔癀被赋予“药中茅台”的投资属性,投机资金曾经推动价格虚高至1600元/粒。但随着市场情绪冷却,流动性炒作减弱,价格通缩后,庄家出货。于是迎合需求从“投资”回归“药品的本质,造成了价格向真实价值回落的过程!
而且,这几年的消费市场弱,礼品与社交属性弱化,经济下行期高端宴请场景减少,送礼需求收缩。叠加,消费者不再盲目跟风,转向关注实际疗效而非品牌溢价。这就了供应端巨大的成本压力(销量减少)
比如,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公斤涨至2025年的180万元/公斤,涨幅近6倍,直接挤压了利润空间。
而前期囤货者因价格倒挂(官方价760元 vs 实际售价590元)大量清仓,冲击了后期市场,加剧了价格下行(典型的通缩价格市场特征,小的流动性变化造成了大雪崩)。
那么其业绩自然就很难维持了!
![]()
二、业绩情况
2025年三季度,片仔癀迎来营收和利润双降,其营收同比下降11.93%,核心肝病用药收入下滑9.41%。并且,毛利率受成本挤压,24年降至45.44%,净利润同比下滑超28%。
而且,由于价格和销量尚未找到对应的合理水平,药店备货意愿降低,部分门店月均销量不足5粒,甚至采取“按单备货”策略。
而片仔癀大力发展的线上价格,也因为经销商抛货,倒挂严重,电商平台实际售价较官方指导价低22%以上,直接碾压其主力线下渠道价格!
这种价格暴跌削弱了“稀缺性”标签,消费者对其长期投资属性的信任度下降。
![]()
三、经济学视角的深层问题
实际上,黄金、白银、比特币、科技股都适合我的这套解释,因为市场通缩性价格,本身就是实体经济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人为现象。
首先产生的就是价格泡沫与市场失灵,投机行为会导致价格严重偏离基本面,从而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在非理性情绪中失效。
接着,就会形成需求价格弹性高企的路径,当价格超过消费者心理阈值(约800-1000元/粒),需求对价格开始变的极为敏感,提价策略反噬销量,这就变成了大部分持有者锁仓,靠少数买入者拉升价格的市场!
最后,像片仔癀这样的盘子,类似茅台,本质是商品的金融化,当药品被当作投资品,违背了其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这其实就已经导致市场波动加剧,脱离了其原本的价格锚定逻辑!
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滞后,很多消费者对药品功效的误解(如日常护肝,解酒等)与政策对炒作行为的约束不足,更是放大了市场非理性。
所以,在我看来,片仔癀的价格暴跌本质上是一次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
短期业绩承压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只要供需重新平衡,通过强化临床价值、拓展商业边界、优化成本结构、重塑品牌定位,或许还是能真正摆脱“投机依赖”,实现可持续增长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