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汽车“自杀式”豪赌:握60%氢能源专利,却被中国封了后路?

0
分享至



前言

现在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日本面前,但他们丝毫还不愿意接受。

曾经日系车是无数国人的选择,更是全球能和德系车拼质量和服务的存在。

但就在新能源出现之后,德国车企历经波折仍稳步向前,日本车企却屡屡错失先机。

同样手握顶尖技术,为何在产业变革中走向不同方向?是燃油时代的成功模式成了转型枷锁,还是对中国这个全球核心市场的判断出现偏差?



新能源时代的“累赘”

当年日本车企能靠丰田、本田打遍全球,靠的是一套“垂直整合”的狠活儿,当时他们不光造车,连汽车马达、玻璃、甚至坐垫的技术都要攥在自己手里。

这种模式的好处太明显了:能把成本压到最低,质量把控也严,就像丰田的“精益生产”,每一颗螺丝钉都在自己的掌控里,在燃油车技术稳定的年代,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这与当时的欧洲市场是很大的风气,尤其是德国车企,他们走的是另一条路,那就是“模块化平台”。

比如大众早年搞的MQB平台,一个平台能衍生出轿车、SUV、MPV,不同品牌、不同级别都能用。



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模式“不够精细”,可谁也没料到,这恰恰为后来的电动化埋下了伏笔。

因为模块化的核心是“灵活适配”,等到要做电动车时,只需把燃油动力模块换成电池、电机,就能快速推出新车型,省去了从零开始的麻烦。

而日本车企的“垂直整合”在稳定期是王牌,但到了产业变革期就成了包袱。

他们在燃油车全产业链砸了几十年的真金白银,要是转做电动车,之前的发动机生产线、变速箱技术就等于白扔了。



这种“沉没成本”的压力,让他们在转型时总是犹犹豫豫。

反观德国车企,早年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模块化的灵活度反而成了优势。

这就像走路,习惯了走直线的人,突然要转弯总会慢半拍,而平时就会灵活变道的人,应对岔路自然更从容。

所以到新能源时代到来时,德国能多少搭上了顺风车,而日本则需要从头开始修路!



新能源核心战场

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核心在哪?毫无疑问是中国。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40%,也就是说,每卖10辆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

这个市场的选择,基本能决定车企未来的命运,而日德车企在这里的表现,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德国车企是早早看懂了中国市场的逻辑:要做电动车,先搞定供应链和本地化。

比如大众早在2018年就跟宁德时代合作建电池厂,把电池成本压下来。

宝马、奔驰也纷纷把电动车型的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调整车机系统、续航配置。

就拿大众ID.3来说,刚开始因为车机不好用销量拉胯,后来快速迭代优化,现在月销能稳定在1万辆以上。



宝马iX3更是成了豪华电动SUV的热门款,2024年销量突破了8万辆。

可日本车企呢?总像是没摸准中国市场的脉。

他们一门心思押注氢能源,尤其是丰田,几十年研究之下已经掌握了60%以上的氢燃料电池的专利。

这种技术确实有亮点,但问题是中国根本没往氢能源这条路上使劲。

截至2024年底,全国加氢站也就200多座,而充电桩超过400万个,消费者买了氢能源车,去哪儿加氢?

反观日系的电动车,要么续航跟不上,要么设计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2024年全年销量加起来还不如大众ID系列一个月销量。



由此看来日本根本不懂我们,中国市场从来不是“技术比拼场”,而是“需求适配场”。

消费者要的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用着方便、性价比高的产品”。

德国车企哪怕初期技术不算顶尖,但他们愿意根据中国市场调整战略。

而日本车企总抱着“我有好技术,消费者总会认可”的想法,这在快速变化的新能源时代,根本行不通。



“技术极致”到“战略适配”

日德车企现在不同的命运,说到底不是技术能力的差距,而是战略思维的分野。

现在的日本车企太执着于“技术极致”,总觉得只要把一项技术做到最好,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燃油时代是这样,所以他们能靠发动机技术打败美系车。

但到了新能源时代,产业逻辑变了,从“单点技术突破”变成了“生态协同竞争”,光有好技术没用,还得跟上政策趋势、供应链节奏、消费者需求。

德国车企的优势,恰恰在于“战略适配”。

他们没有沉迷于过去的燃油车技术优势,而是早早看清了电动化是大趋势,哪怕中间走了弯路,但方向没错。



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开放合作”:不非要自己造电池,跟宁德时代合作,不非要自己搞车机,还跟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这种“不追求全产业链垄断,只追求核心环节可控”的思路,反而更适应新能源时代的竞争。

其实这事儿给所有行业都提了个醒:没有永远的成功经验,只有永远的产业趋势。

日本车企在燃油时代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模式适配了那个时代;而现在的困境,是因为他们把过去的经验当成了“真理”。

德国车企的转型虽然不算完美,但他们至少做到了“不被过去绑架”。

未来的汽车行业,拼的不是谁掌握了多少专利,而是谁能更快地适应变化、更灵活地调整战略。



结语

汽车行业的变革还在继续,日德车企的故事还没结束。

在新能源时代,“固执”从来不是美德,“灵活”和“适配”才是生存的关键。

没有哪个企业能靠“回忆过去”赢得未来,能跟上时代的,永远是那些愿意放下过去、拥抱变化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0集谍战大剧来袭,张鲁一、田雨共写抗战传奇,快节奏、强情节

50集谍战大剧来袭,张鲁一、田雨共写抗战传奇,快节奏、强情节

乐枫电影
2025-11-10 12:48:00
台湾省馆长说:国民党打内战,输给了共产党,被赶到台湾来…

台湾省馆长说:国民党打内战,输给了共产党,被赶到台湾来…

福建平子
2025-11-10 10:05:27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极目新闻
2025-11-10 13:12:15
大三甲医院医保飞检被重罚4236万元!

大三甲医院医保飞检被重罚4236万元!

看医界
2025-11-10 11:32:56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10 20:28:12
记吃不记打: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记吃不记打: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山河路口
2025-11-10 20:04:38
杜兰特:是谢泼德帮我们战胜了雄鹿,他正是我们需要的活力源泉

杜兰特:是谢泼德帮我们战胜了雄鹿,他正是我们需要的活力源泉

懂球帝
2025-11-10 08:42:06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鲁中晨报
2025-11-10 11:31:09
后妈亲如生母!玥儿牵手新姥姥游青城山

后妈亲如生母!玥儿牵手新姥姥游青城山

可乐谈情感
2025-11-10 13:15:05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巢客HOME
2025-11-10 11:55:03
126-69狂胜!四川女篮3连胜,李梦13+6“发挥失常”,韩旭31+13

126-69狂胜!四川女篮3连胜,李梦13+6“发挥失常”,韩旭31+13

体育就你秀
2025-11-10 10:49:12
孙颖莎战胜刘炜珊,晋级全运会女单16强

孙颖莎战胜刘炜珊,晋级全运会女单16强

澎湃新闻
2025-11-10 13:46:27
4-3!女单新王诞生:张本美和被绝杀,早田希娜封后激动落泪

4-3!女单新王诞生:张本美和被绝杀,早田希娜封后激动落泪

知轩体育
2025-11-10 01:25:05
全运会|这些非遗元素“绽放”十五运会开幕式舞台

全运会|这些非遗元素“绽放”十五运会开幕式舞台

新华社
2025-11-09 22:35:07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诗词中国
2025-11-10 18:32:41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吃苹果,不出半年,或出现8个变化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吃苹果,不出半年,或出现8个变化

涵豆说娱
2025-10-24 09:10:43
陈晓东回应好友众筹70万换肝救妻,已到广州探望,手术必全力支援

陈晓东回应好友众筹70万换肝救妻,已到广州探望,手术必全力支援

小椰的奶奶
2025-11-10 08:24:21
他因病不满足军衔晋升,45岁开始离休,休养了整整45年,享年90岁

他因病不满足军衔晋升,45岁开始离休,休养了整整45年,享年90岁

鹤羽说个事
2025-11-10 15:57:11
“乒乓女皇”邓亚萍:败光国家20亿,儿子国籍成谜,真相如何?

“乒乓女皇”邓亚萍:败光国家20亿,儿子国籍成谜,真相如何?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0-20 20:43:46
中国航天员被迫滞留空间站,6人4鼠同时在轨 8天,水和氧气够用吗

中国航天员被迫滞留空间站,6人4鼠同时在轨 8天,水和氧气够用吗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09 23:55:27
2025-11-10 22:27:00
伴史缘
伴史缘
多了解些历史,能看明白很多事情
2179文章数 1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头条要闻

绝味鸭脖的"标价套路":半斤鸭舌89元 俩鱿鱼卖人28元

头条要闻

绝味鸭脖的"标价套路":半斤鸭舌89元 俩鱿鱼卖人28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促进民间投资,国办最新发声!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手机要闻

2亿像素旗舰主摄同档无敌!vivo Y500 Pro发布:1799元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