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罗隐矶
作者:徐厚冰
近日,“2025年天元钓技大武台总决赛”在广德拉开帷幕,这是继2023年之后的,广德市第三次举办这种全国性的垂钓大赛。通过大赛,各地钓友领略了广德“康养名城”的独特魅力。
广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是垂钓者圣地。北有中国古代十大钓鱼台之一的张和钓鱼台,南有渔者成龙的罗隐矶。关于北乡邱村新桥的张和钓鱼台的介绍,屡见不鲜,而南乡杨滩琳塘的罗隐矶却鲜为人知。
琳塘,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老山村。早在宋明时,“白佛神坛”、“鲫鱼古石”等胜景已声名远扬,钟灵毓秀的山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杰,有“辞官孝母”的进士陈锡、“进剿台匪”的名臣陈惇、“大计卓异”的州牧陈祖彝、“代父赔款”的县令陈于嘉、“割股疗夫”的贞妇胡氏.....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而湮没在溪水滩头的罗隐矶,更有一段神秘的千年传说。
![]()
燎琳村/@幸福广德
一、罗隐其人
罗隐(833-910),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中国唐末五代时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罗隐曾两次来宣州。中和二年(882),罗隐应宣歙观察使窦潏所邀,来宣州与窦潏相会;唐大顺元年(891),罗隐奉钱镠之命遣出使宣州。期间,在宣城,写有《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等诗词;在宁国,女儿山遗有罗隐的诗刻;在泾县,稻积山留有罗隐的䜟语:“稻积山高不出榖,日籴由来自外村”;在广德(时宣州广德县),留有垂钓处罗隐石矶。
二、罗隐垂钓处的历史背景
唐大顺二年(891),孙儒派手下大将李从立突袭宣州,与杨行密在宣州鏖战半年。杨行密遂派人向钱镠求救,钱镠即遣罗隐出使宣州。据北宋欧阳修《新唐书》载,孙儒屯兵溧水,退而坚守广德,罗隐坐镇宁国,派李神福在广德阻击,双方在广德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杨吴时,孙儒壁广德最久,李神福田頵并用兵于此。”
三、罗隐矶的传说
古之君子好垂钓,一代文豪罗隐也不例外。
话说罗隐出使宣州两年期间(891年12月离),一日,罗隐来到广德南乡的琳塘村,见琳溪泉水淙淙,游鱼细石,不禁钓瘾大发,便停留下来,在石滩(矶)边坐下来,开始钓鱼。传说罗隐喜欢用直钩鱼竿,也能钓上很多鱼,然而,一个时辰过去,眼见溪水中有许多鱼,可一条也没有钓到。
罗隐感到奇怪,便派人找到当地村民,村民告诉罗隐,我们这里是风水宝地,这里的鱼“无骨无刺”,自古没有人能钓起琳溪的鱼,祖上说,如果有人把琳溪的鱼钓起来,鱼便会变成龙。
罗隐闻后大惊失色,庆幸自己没有钓到鱼,否则就遭到图谋“真龙天子”的罪名,急忙舍杆而去。事后,村人在其钓鱼处的石滩上立记。
——这就是琳塘罗隐矶来历的传说。
![]()
四、罗隐矶的诗词
姚度,字二裴,清广德州建平(郎溪)人,岁荐生。曾慕名游访罗隐矶,写下了诗词一首——
罗隐矶
[中村,山前有石矶、深潭,传罗隐垂钓处]
清·郎川姚度
风尘到处都是非,
世外闲情遯迹肥。
长把一杆留宿雾,
孤棲片石待朝晖。
当年巢树鶴飞尽,
今日滩头渔伴稀。
两浙若无射潮主,
此公垂老一蓑衣。
【结语】
琳塘罗隐矶,是当地人为了鱼儿免遭捕获的良好愿望,由此出发点而产生的美妙传说,反映出古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质朴认知。
近年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琳塘村,打好“进士村”名片,在深挖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
![]()
杨滩镇燎琳村/@幸福广德
魅力琳塘
人文广德
欢迎您
搜集整理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