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多领域展现强劲实力】“十四五”期间,众多“大国重器”实现多空间维度突破,反映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走深走实,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国家实力等提供坚实支撑。 中船集团外高桥船厂内装部负责人吴晓源,牵头“爱达·花城号”内装项目。目前,该邮轮内装和设备安装调试正紧锣密鼓进行。吴晓源曾参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造,2024年1月1日其开启商业首航。“爱达·花城号”将于2026年年底交付,实现了升级迭代。 大型邮轮建造考验国家造船业综合实力。我国已形成设计建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构建了中国标准体系,对相关产业链有1∶14的推动作用,吸纳超500家全球供应商。“十四五”期间,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我国集齐船舶工业“三颗明珠”。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推动相关发展,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30%,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多数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创新驱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比超1.6%。 2020 - 2024年,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9%和8.7%,占比分别提升到34.6%和16.3%。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主体,推动其转型升级是重点。南京钢铁从传统制造转型到智能制造,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赋能下,加工成本下降20%,生产周期压缩一半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459.8万个,5G应用广泛,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我国建成众多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超50%,制造业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是新材料企业,其产品应用广泛,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已有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小巨人”企业超六成分布在工业基础领域,超八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超九成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十四五”期间,我国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均有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万家,累计超14万家。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和带动就业方面作用突出,去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用工人数超1.28亿。 “十四五”以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实现历史性转变。中国制造以高端化等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虽面临挑战,但坚持创新等发展定能抢占先机。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和讯财经,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和讯财经”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