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真的要集体对华挥起制裁大棒了吗?英国为何要抢先迈出这一步,成为所谓的“出头鸟”?一边求中国投资、一边对华实施制裁,这样的矛盾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
![]()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英国政府以“涉俄因素”为由,在短短24小时内,宣布对11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这一突如其来的制裁行动,被部分西方媒体包装成“G7对华围堵的开端”,但稍加梳理便会发现,所谓的“集体行动”更像是英国的独角戏。
说G7集体围堵?扒完细节就知道是假的
所谓“G7联手对华制裁”,真较真核对一下,漏洞就全出来了。英国宣布制裁那天,G7其他国家连句附和的话都没有,更别说跟着出制裁措施了。
![]()
之前欧盟还老喊“G7得站一条线”,结果英国真动手了,欧盟反倒没声了——负责贸易的委员谢夫乔维奇也就敢说句“不能单独上”,连传说中的G7视频会,到现在都没定下来啥时候开。
欧盟不跟着动,心里的小九九其实很清楚:中国给欧盟供着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品,德国的汽车芯片、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离了这些东西根本转不动。
真要是跟着制裁,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碳中和目标,全得黄。所以欧盟内部早吵翻了,德国、法国明着说不跟英国瞎掺和,反倒忙着找中方约对话,想给自己弄个“特殊供应通道”。
![]()
说到底,欧盟就是让英国先去“探探中国的反应”,自己躲后面看风向——万一中国反制,挨打的也是英国,跟它没关系。
再看G7里的核心美国,虽然一直想拉着盟友对中国强硬,这次也没跟着动。
去年G7外长会倒是有份公报初稿提过“要打那些帮俄罗斯的中国企业”,但最后定稿里压根没这话,可见G7内部在对华制裁这事上,分歧大得很。
![]()
日本之前也说要拟制裁名单,可到现在也没见真动作。这么一捋就明白:所谓的“集体行动”,从头到尾就只有英国一个人在折腾。
英国为啥非要当“出头鸟”?脱欧后没靠山,急的
英国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抢着当这个“出头鸟”,根子其实是脱欧后闹的“没靠山焦虑”。
![]()
自从跟欧盟分家,英国日子就没好过——跟欧盟的贸易额掉了21%,2025年二季度GDP才涨了0.3%,经济复苏慢得跟爬似的,急着到处找靠山。而跟着美欧对中国强硬,就是它找靠山的主要办法。
头一个原因是想讨好欧盟,捞点实在好处。今年5月,英国刚跟欧盟签了协议,加入了欧盟1500亿欧元的防务采购计划,代价就是在跟俄罗斯、中国有关的事上“跟欧盟保持一致”。
![]()
欧盟喊着要对中国稀土出口的新规“下手”,英国立马跟着搞制裁,其实就是交“投名状”。可它没料到,自己成了欧盟转嫁风险的工具——人家根本没打算真跟着干,就等着看它的结果。
再往深了说,英国还想靠对中国强硬,换美国的“关照”。这些年英国一直盼着跟美国签贸易协定,想让自家的汽车、农产品进美国市场时,关税能降点。
而在美国主导的阵营对抗里,对中国强硬就是最好的“敲门砖”。2022年英国跟着限制华为5G,这次又抢先制裁中企,都是想在美方面前刷存在感。
![]()
更别说脱欧后,英国总想着搞“全球英国”的名头,可自己实力不够,只能靠这种激进的动作刷外交存在感,证明自己还能在大国博弈里插一脚。
其实这也不是英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2024年6月,它就以“涉俄”为理由制裁过5家中国企业;2025年4月,还强制接管了中资的英国钢铁公司。
每次都打着“安全”的旗号,实则全是政治算计。这次一口气制裁11家,不过是把之前的套路升级了而已。
又要中国投资,又搞制裁:把经贸当筹码,太短视
![]()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英国这前后矛盾的操作:9月份中英经贸联委会才开,英国商贸大臣凯尔还笑着说“特别重视跟中国的合作”,中方也明确说会鼓励中企去英国投资,双方刚签了新能源、金融领域的合作备忘录,结果没几天就翻脸搞制裁。
这种“前一秒握手,后一秒挥棒”的操作,背后其实是一本精于算计的利益账。
![]()
首先,英国是把中国投资当“备胎”——既想占便宜,又不想担风险。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英贸易额到了987亿英镑,2021年双方直接投资的存量就有478亿美元,中国对英投资还涨了246%。
英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都盼着中企来投资,就连这次被制裁的企业里,有一家都跟罗尔斯・罗伊斯谈好了,要联合研发航空发动机部件,结果制裁一出,项目直接停了,几百万英镑的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
可英国不管这些,觉得就算制裁了,中国为了市场还会来投资——说白了,就是把经贸合作当成了可以随便牺牲的筹码。
![]()
更关键的是,英国想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两头讨好。它既不敢得罪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怕被排除在国际合作之外;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红利——毕竟中国的投资能帮它创造就业、拉经济,大学里18%的留学生都来自中国,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收入。
于是就想出这么个矛盾的招:要对美表忠心的时候,就制裁中企;想赚中国钱的时候,就谈合作。
可它忘了,经贸合作最看重信任——2022年强制中企出售半导体公司股份,2025年又强征中资钢铁企业的资产,这些操作早就让国际投资者对英国的营商环境打了问号。
![]()
中国驻英使馆早就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这种制裁根本没有国际法依据,就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中俄企业正常合作,凭啥被干扰?中方也明确说了,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的权益。
英国以为这样能两头得利,其实是短视的自杀式操作——真把中企惹急了,撤资、暂停合作都是分分钟的事,到时候损失的还是英国自己的经济利益。
毕竟在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这些全球性问题上,没有中国的合作,英国很多目标根本实现不了。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英国宣布制裁11家中国实体,我使馆回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