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一段视频,把全国网友都看傻了。四川雅安一处高速服务区,一个赤身裸体的孩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动,眼神空洞、动作木讷,像是从文明社会里被剥离出去的一小块。有人惊呼“是不是拐卖儿童”,有人说“像野人”,甚至还有人开始幻想“原始部落重现”。结果官方回应来了——不是拐卖,不是虐待,是“自然教育”。这四个字,堪称本周最魔幻的解释。
![]()
孩子的父母从云南一路开到四川,生活条件不错,不贫困,也不直播带货。镇政府和民政局查了,说这家人信奉“回归自然”,孩子从小不剪头、不洗头、不穿衣、不上学、不社交——一切听天由命。至于赤裸上高速?官方回应得云淡风轻:“孩子长湿疹,不爱穿衣服。”然后事情就被一句“教育理念不同”轻轻放下。可问题是,这真是教育吗?这不叫“理念”,这叫“放养”。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是把他培养成社会的“异类样本”。所谓“自然教育”,在这家人手里,已经变成了一种文明的反向实验。他们口中的“自由成长”,更像是一场剥夺——剥夺孩子穿衣的自由、受教的权利、与世界交流的可能性。孩子连最基本的社会边界都没学会,何谈“天性释放”?这不是“回归自然”,而是“逃离文明”。
有人说,这是一种选择——父母有教育自由。但别忘了,教育自由不是无限的。任何教育方式,一旦触碰孩子的身体、尊严或安全,就是违法。你可以选择让孩子读经、游学、野营,但不能选择让他光着身子生活;你可以拒绝补课,却不能拒绝基本的社会规则。监护权不是“我孩子我做主”,而是社会授权的责任。父母不是造物主,更没有权力把孩子养成“原始人”。
![]()
这事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不只是视频里的孩子,而是社会对“另类教育”的宽容。只要打上“理念”“信仰”“个性”的标签,一切都能被合理化。可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就是不能用“理念”来包庇伤害。孩子不是你信仰的延伸,不是你哲学的实验品。你信“自然”,可以去种菜,但孩子不能被当成植物养。
而那句“家庭条件不错”更是耐人寻味。仿佛只要不穷、不虐待,就能对孩子为所欲为。这种看似“没事”的家庭,其实是最危险的。他们有知识、有资源、有自我陶醉的能力,却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对他们来说,孩子不是独立个体,而是自我理念的投射,是一场教育秀的道具。一个家庭的“理念自由”,若让孩子成为异化的牺牲品,那自由就成了冷漠的遮羞布。
更讽刺的是,很多网友居然开始浪漫化这种“自然”。有人说,“孩子多纯真啊”“不受世俗污染”。听起来很诗意,实际上很残忍。文明的意义,从来不是要人脱离自然,而是教人如何在自然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真正的自由,不是光着身子在高速上跑,而是懂得为什么要穿衣、什么时候该脱。否则,所谓的“自然”只是披着理想主义外皮的野蛮。
![]()
当然,我们也不该把这家人妖魔化。也许他们真心以为自己在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也许他们真的不懂这样做会造成多深的伤害。但社会必须清楚划线:理念可以不同,底线不能模糊。孩子不是父母的“哲学实验体”,教育不能以牺牲基本人权为代价。所谓“自然成长”,若脱离了社会认知,只会让孩子成了现实世界里的“孤岛”。
每一次“另类教育”的极端案例,都是对社会底线的一次冲撞。从极端家长的“素食育儿”,到这次的“野人养娃”,打着“爱”的旗号,干着“害”的事。父母说“我们让孩子自由”,但自由从来不是无边的。自由的反面,不是约束,而是失控。一个在服务区赤裸走动的孩子,或许不懂羞耻,但社会懂——因为那叫文明。
这件事,也许最后会像往常一样,在舆论散去后被“冷处理”。但留下的,是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在这个讲“个性”“多元”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开始用“理念”包装冷漠,用“自由”掩饰逃避?当一个孩子被教育成社会的“异类”,那不是自然的胜利,而是文明的溃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