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深夜,一声闷响打破了邵阳市的宁静。
资江学校本部校区的西边围墙连同部分操场轰然坍塌,地面裂开15米长的巨大深坑,紧邻的博学楼墙角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场面触目惊心。
万幸的是,事发深夜,校园内人员寥寥,未造成人员伤亡。塌陷事故发后,我看见有网友评论,说“幸亏是晚上,要是白天学生上体育课,后果不堪设想!”
这份后怕并非多余。
校园是孩子们的安全港湾,操场、围墙这些基础设施,理应经过严格检测和定期维护。可资江学校的塌陷绝非偶然,要么是地下管网老化漏水冲空土层,要么就是当初施工地基不牢,亦或是周边违规施工影响。
但无论最终调查结果指向何方,都意味着隐患早已存在,只是被长期忽视。
![]()
有网友指出,资江学校围墙及部分操场塌陷疑似是学校附近小区开发商违规开挖地下车库导致,如果指证属实的话,那这一质疑更折射出校园周边建设监管的漏洞,若该开发商施工前未做充分安全评估,审批流程形同虚设,便相当于给校园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
此外,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更是校园安全治理中“重应急、轻预防”的通病。
资江学校作为办学规模不小的公办学校,其基础设施必然经过多年使用,可为何直到坍塌发生,隐患才浮出水面?
按照常理,校园建筑应建立“健康档案”,对使用年限超20年的设施强制进行结构安全鉴定,排水系统维护、地质灾害监测更应纳入日常管理。但现实中,不少学校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操场的细微裂缝、围墙的轻微鼓包,都被当成“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最终小隐患酿成大风险。
此前重庆高校学生掉进化粪池的悲剧,根源就是设施损坏后长期无人问津。
校园安全从来不是“运气题”,而是必须满分的“必答题”。孩子们的安全从来都不能寄托于深夜无课这样的偶然,更不能依赖事故后的紧急处置。
![]()
目前,就此次事故邵阳市已成立调查组,并启动全市校园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整治,这无疑是积极的回应,但我认为要避免“一阵风”式治理,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一方面要明确责任链条,将校园设施维护、周边施工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形成“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担责”的闭环;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监督,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安全检查和维修方案论证,让校园安全在阳光下运行。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但公众期待的不仅是一个明确的结论,更是对责任方的严肃追责和对安全漏洞的彻底修补。资江学校的塌陷,是对校园安全治理的一次“体检”,暴露出的问题必须逐项整改。
唯有把“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到实处,让日常巡查更精细、维护更及时、监管更严格,才能让校园不再依赖“万幸”,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安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校园安全无小事,每一处细节都关乎生命。
资江学校这起塌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是万幸。但这场“不幸中的万幸”,绝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我认为应成为叩问校园安全底线的沉重警钟。
愿资江学校的深夜惊魂,能唤醒所有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让类似的“万幸”不再上演,让安全成为校园最坚实的底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