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康熙五大汉臣传奇:周培公、李光地等如何在清廷善终?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朔

编辑|李朔

《——【・前言・】——》

一提康熙朝的汉臣,不少人张嘴就来:“少数民族掌权,汉臣就是凑数的,哪有实权?”可真翻遍《清圣祖实录》和大臣奏疏就知道,这想法差得远。康熙手里藏着五个汉臣,个个都是硬茬——帝师能管朝堂风气,廉吏能镇住一方乱局,文臣能治好百年河患,“江湖人”能帮着收台湾,降将能守住海疆。他们不是“不受重视”,是康熙用来撑江山的“硬核底牌”,没这五个人,康熙的“千古一帝”名号,得打一半折扣。



1.陈廷敬:帝师不只会教书,是康熙的“政治校准仪”

没人规定帝师只能捧着四书五经念。陈廷敬顺治年间就入了仕,名字还是顺治亲赐,起点够高,却没靠“先帝恩宠”混日子。康熙刚继位时,鳌拜专权,满朝文武要么抱大腿,要么装哑巴,陈廷敬直接递奏疏:“官多则民扰,兵多则民困”,矛头直指鳌拜滥设官职、安插亲信的猫腻。这不是瞎硬刚,是精准踩中康熙想亲政的心思——既帮康熙找了反对鳌拜的“由头”,又没把自己卷进党争。



鳌拜倒台后,别人忙着清算旧党,陈廷敬又递折子:“宜宽不宜严”。意思很明白:刚亲政的皇帝,别把朝堂搞成一锅粥。这一手帮康熙稳住了局面,也让康熙彻底信了他——不是只会读书的腐儒,是懂政治的明白人。



后来陈廷敬管户部,直接抓钱袋子。当时地方官虚报赋税、中饱私囊成风,他搞了个“火耗归公”的雏形:收税时的“损耗”必须公开算,不准私吞。就这一招,清朝财政收入三年涨了两成。他还主持编《康熙字典》,看似是文化活儿,实则是帮康熙统一文字、巩固思想——汉臣的作用,早不止“教书”了。



74岁去世时,康熙派皇子扶灵,赐“文贞”谥号——清朝文臣的最高荣誉。他不是靠“师生情”混到死,是靠“能帮康熙解决真问题”,成了康熙朝唯一敢管皇帝、还能管成事的汉臣。



2.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不是吹的,他的“穷”是最硬的权力

于成龙火,靠的是“清廉”,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穷”能镇住乱局。45岁才当上第一个官——广西罗城知县。当时罗城刚打完仗,县城里只剩六户人家,县衙是个茅草棚。换别人早跑路了,于成龙却扎下来:自己种菜织布,连笔墨纸砚都自己做,还把带来的仆人全打发回家。不是作秀,是告诉百姓:“我跟你们一样穷,不会刮你们的钱。”



就靠这股劲,他把罗城盘活了:招流民种地,建学校,立保甲,两年时间,上千户人搬回来。后来调黄州知府,赶上三藩之乱,叛军围黄州,城里只有几百老弱残兵。于成龙没等援军,穿便服带几个随从就去叛军大营。不是求饶,是算账:“你们占黄州,清军早晚来打,到时候百姓遭殃,你们也没好下场;投降,我保你们不死。”就这股“不要命”的坦诚,真把叛军说降了。



任两江总督时,管着江苏、安徽、江西三个富省,却连件像样的官服都没有。68岁死在任上,同僚去收拾遗物,只有几件打补丁的衣服、一罐糙米,还有几卷书。百姓哭着堵路送葬,抬棺的人都自愿不要钱——这才是真“官威”:不是靠权力压人,是靠人品服人。



康熙破例给于成龙写碑文,追封太子太保。要知道,太子太保是正一品,清朝汉臣能拿到这个封号的,康熙朝之前没几个。他的“善终”,是靠“能做事、不贪钱”,活成了康熙朝汉臣的“道德标杆”——康熙需要这样一个人,告诉天下:不管满汉,为百姓好,就给最高荣誉。



3.靳辅:从文臣到“治河大神”,15年堵上清朝的“心腹大患”

康熙朝有个比三藩之乱还头疼的事:黄河决堤。从康熙元年到十五年,黄河塌了几十次,河南、江苏、安徽的农田全淹了,漕运也断了——漕运是清朝的“生命线”,南方的粮食、钱财全靠它运到北京,一断,京城都要断粮。



靳辅接这个烂摊子时,还是个内阁学士,没治过一天河。但他一上任就扎到黄河边,三个月没回京城。白天坐船查河道,晚上在帐篷里画图写方案,饭都在河边吃。他拿出的方案,当时没人信:别人治河只“堵”,他要“疏堵结合”,挖“中河”把黄河和运河分开,还要加固大堤、清入海口的淤泥。



朝臣炸了锅:“这得花多少钱?要干多少年?”靳辅不解释,只跟康熙说:“臣愿以十年为期,治不好,提头来见。”康熙居然信了——不是瞎信,是靳辅的方案里有实底:挖中河要多少民工、每天挖多少土、需要多少粮食,写得明明白白。



从康熙十六年到三十一年,靳辅在黄河边待了15年。中河挖成了,大堤加固了,黄河决堤从每年几次变成几乎没有,漕运也通了——京城的粮食够吃了,南方的赋税能顺利运过来,康熙才敢放心打三藩、收台湾。



后来靳辅因为治河理念跟康熙有分歧,被罢了官。可他一走,黄河又出问题,康熙没辙,又把他召回来。死在任上时,康熙派大臣去祭奠:“靳辅治河有功,朕不能忘。”他的“厉害”,不是靠官职高,是靠“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清朝缺的不是会做官的汉臣,是会干事的,靳辅刚好是那个最会干事的。



4.姚启圣:“江湖气”汉臣,用“野路子”帮康熙啃下台湾

姚启圣跟别的汉臣不一样,身上没一点文臣的“规矩”。年轻时跟恶霸打架,被革过秀才功名;50岁才被康熙重用,还是改不了“爱管闲事”的脾气。但就是这股“野路子”,成了收台湾的关键。



当时台湾被郑氏占着,康熙想打,却有两个难题:一是福建百姓跟台湾有生意往来,不少人同情郑氏,容易通风报信;二是清军水师不行,跟郑氏的战船差太远。

姚启圣到福建当总督,没先练兵,先干了三件“怪事”:第一,贴告示:“郑氏的人来投降,不管士兵还是官员,都给赏钱,还能当官”;第二,组织福建商人跟台湾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是摸台湾的粮草、战船情况;第三,在沿海修“界碑”,告诉百姓:“清军打台湾,是为了让大家安稳过日子,打完还能做生意。”



不到一年,郑氏有几千人来投降,台湾的粮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福建百姓也从“反对”变成“支持”。后来施琅率军打台湾,姚启圣没去前线,却做了更重要的事:在福建筹粮草,组织民船运士兵,还派间谍去台湾散布“清军优待降兵”的消息——郑氏的士兵本就不想打,一听更没斗志,不少人直接弃船跑了。

有人说姚启圣的功劳被施琅抢了,康熙心里却门清:没有姚启圣在福建“铺路”,施琅再能打,也赢不了澎湖海战。60岁去世时,康熙给了他一个特权:儿子直接当官。清朝汉臣的儿子能“世袭”官职的,少之又少。姚启圣的“厉害”,是懂“变通”——跟郑氏硬碰硬不行,跟百姓摆官架子也不行,所以用“江湖人的办法”解决了官场解决不了的事,成了收台湾的“幕后推手”。



5.施琅:从“降将”到“海疆守护神”,他的“平台”不是运气

施琅是个争议人物:原本是郑成功的部下,后来投降清朝,不少人骂他“不忠”。但康熙不管这些,只问:“你能打下台湾吗?”施琅说:“能。”就这一个字,康熙给了他兵权——清朝汉臣能单独掌军权的,康熙朝之前几乎没有。

施琅的“厉害”,不是会打仗,是懂“时机”。投降清朝后,他多次奏请打台湾,康熙都没同意——不是不信他,是三藩之乱没平,没精力。施琅没急,也没抱怨,在福建练兵、研究海况,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康熙二十一年,三藩平了,康熙问:“什么时候能打?”施琅说:“明年夏天,刮南风的时候。”别人反对:“夏天台风多,不安全。”施琅却坚持:“郑氏觉得夏天有台风,清军不会来,我们偏要打,出其不意。”果然,康熙二十二年夏天,施琅率军出发,澎湖海战里,郑氏的战船还没升帆,就被清军打垮了。

打下台湾后,又有人提议“放弃”:“台湾是荒岛,守着费钱。”施琅又站出来反对:“台湾能遏制福建、广东海疆,要是丢了,荷兰人或郑氏残余还会来,海疆更不安稳。”康熙听了他的话,设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台湾设行政机构,真正把台湾纳入中央管辖。



施琅死后,康熙追封他为太子太傅,赐谥号“襄庄”。“襄”是夸他收台湾有功,“庄”是夸他勇敢。一个降将能得这荣誉,不是康熙“仁慈”,是施琅干成了两件大事:打下台湾,解决海疆隐患;保住台湾,让清朝多了块海防要地。他的“善终”,是靠“能为康熙守住江山”,活成了清朝的“海疆守护神”。

康熙朝这五个汉臣,不是“例外”,是康熙的“精心布局”。他知道,满臣能稳住朝堂,但要治天下,必须用汉臣——汉臣懂儒家文化,能跟百姓沟通;懂地方治理,能盘活民生;懂军事战略,能帮着开疆拓土。所谓“重用满臣”,不过是表面平衡;真正撑起康熙盛世的,是这五个汉臣用实打实的功绩打下的根基。说清朝汉臣不受重视?那是没看懂:康熙要的不是“重视汉臣”的名声,是“用对汉臣”的实效——而这五个狠角色,刚好都踩中了他的需求。

【参考资料】

《清史稿・陈廷敬传》(中华书局,2020年重印本)

《清史稿・于成龙传》(中华书局,2020年重印本)

《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九、卷一百八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

《靳辅治河奏疏》(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

《姚启圣与台湾收复》(《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施琅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康熙朝汉臣政治地位研究》(《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拒见”德国外长后,德国女部长狂妄挑衅:狠狠打击东方大国

中方“拒见”德国外长后,德国女部长狂妄挑衅:狠狠打击东方大国

阿龙聊军事
2025-10-28 05:38:46
菲律宾央行官员:黄金储备“过量”,应出售一部分来获利!当初以每盎司2000美元价格购入黄金,而金价最高一度接近4400美元,难道不该卖出了吗

菲律宾央行官员:黄金储备“过量”,应出售一部分来获利!当初以每盎司2000美元价格购入黄金,而金价最高一度接近4400美元,难道不该卖出了吗

和讯网
2025-10-27 18:35:13
因认错领导人 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直播两度致歉

因认错领导人 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直播两度致歉

参考消息
2025-10-27 21:51:08
极为罕见!顶级大佬齐呼吁:暂停超级智能研发!

极为罕见!顶级大佬齐呼吁:暂停超级智能研发!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0-26 09:11:08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无知者无畏啊!江西一女子进山徒步时,误将蛇窝当作“野生蹦床”

无知者无畏啊!江西一女子进山徒步时,误将蛇窝当作“野生蹦床”

火山诗话
2025-10-28 05:12:13
埃弗拉:我从未在与梅西的对位时感到有什么困难

埃弗拉:我从未在与梅西的对位时感到有什么困难

懂球帝
2025-10-27 16:33:08
存储芯片双巨头扩产、IPO并行  哪些个股将受益?

存储芯片双巨头扩产、IPO并行 哪些个股将受益?

证券市场周刊
2025-10-27 23:13:20
颠覆认知!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太平洋西北地下,地球正在被撕裂!

颠覆认知!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太平洋西北地下,地球正在被撕裂!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0-27 20:07:19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阿芒娱乐说
2025-10-27 01:50:10
杨振宁遗产分配最新进展:子女继承4亿左右,翁帆享有共同财产

杨振宁遗产分配最新进展:子女继承4亿左右,翁帆享有共同财产

金牌娱乐
2025-10-26 09:26:31
最能沉住气的人有多狠?网友:纪委就在外面候着,硬是把发言讲完

最能沉住气的人有多狠?网友:纪委就在外面候着,硬是把发言讲完

兴史兴谈
2025-10-13 11:41:20
胜宏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2.6倍   “牛散”郭超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胜宏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2.6倍   “牛散”郭超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证券时报
2025-10-27 22:37:04
100多吨小麦卖28万,资金被冻结,母子伤心流泪,警方回应

100多吨小麦卖28万,资金被冻结,母子伤心流泪,警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0-27 01:14:21
山东泰山队送别主教练韩鹏,礼物是击败上海上港,全取三分

山东泰山队送别主教练韩鹏,礼物是击败上海上港,全取三分

足球分析员
2025-10-27 11:00:09
王宇燕,当选新职

王宇燕,当选新职

新京报
2025-10-27 19:01:22
性张力拉满,这部黑马新作有点变态

性张力拉满,这部黑马新作有点变态

天天美剧吧
2025-10-27 19:06:35
张萌的流量密码就是能少穿就少穿

张萌的流量密码就是能少穿就少穿

可乐谈情感
2025-10-24 11:18:57
翁帆连夜发布不再婚声明!

翁帆连夜发布不再婚声明!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0-26 10:00:12
波尔图绝杀穆帅,安东尼碰瓷难奈3分喘息

波尔图绝杀穆帅,安东尼碰瓷难奈3分喘息

赫埰足球解说
2025-10-28 06:30:51
2025-10-28 08:11:00
花仙历史说
花仙历史说
每日分享历史
349文章数 143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买房5年烂尾3年 业主起诉开发商和银行胜诉却拿不回钱

头条要闻

买房5年烂尾3年 业主起诉开发商和银行胜诉却拿不回钱

体育要闻

尤文官宣!图多尔下课,仅执教218天,8战不胜意甲仅排第8

娱乐要闻

“夺女”成功 章子怡成女儿唯一监护人

财经要闻

重磅!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最新发声

科技要闻

最后一个没有广告的地图,要消失了

汽车要闻

对话苏伟铭:绝地反击,雷诺的一剂「中国良方」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时尚
家居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出生率又又又全国前列!海南人,究竟多敢生!

教育要闻

初中数学:将军饮马模型求线段的最和的最小值问题

冬天就要和金靖一样穿得暖呼呼的

家居要闻

和式原木 简约设计美学

军事要闻

在南海坠毁的美军机比F-35还贵 单价1亿美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